[实用新型]一次性痰培养专用吸痰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3881.9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84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梅;刘玉云;杨美功;张惠云;孙晓红;韩梅;贺延梅;王华;李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A61M39/00;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014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培养 专用 吸痰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痰培养专用吸痰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许多危重病人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昏迷、咳嗽反射消失及体质虚弱无力咳痰的病人,均需要反复多次留痰液作细菌培养并作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但痰液的留取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护理人员。
目前,对上述危重病人作痰培养时,需要应用负压吸引器吸引,但痰液被吸引到负压吸引器后即被污染,再作细菌培养会影响其结果,误导临床,甚至导致抗生素的滥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无污染的一次性痰培养专用吸痰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一次性痰培养专用吸痰管,包括吸痰管,在吸痰管与玻璃接管相连接一端上设有痰液收集囊,痰液收集囊的两端分别设有夹子。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与玻璃接管一端连接的负压连接管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再将玻璃接管另一端连接该一次性痰培养专用吸痰管。当痰液被吸引到吸痰管内时,首先流动到痰液收集囊内,这时将收集囊两端的夹子夹死,用剪刀分别将吸痰管的两端剪掉,将痰液收集囊与所吸收的痰液一并送检验科作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
本实用新型为完全灭菌产品,所以可避免所收集的痰液被污染的问题,以便准确的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并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使用方便、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吸痰管,2.痰液收集囊,3.夹子,4.玻璃接管,5.负压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中,在吸痰管1与玻璃接管4相连接一端上设有痰液收集囊2,痰液收集囊2的两端分别设有夹子3。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与玻璃接管4一端连接的负压连接管5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再将玻璃接管4另一端连接该一次性痰培养专用吸痰管1,当痰液被吸引到吸痰管1内时,首先流动到痰液收集囊2内,这时将收集囊两端的夹子3夹死,用剪刀分别将吸痰管1的两端剪掉,将痰液收集囊2与所吸收的痰液一并送检验科作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
本实用新型为完全灭菌产品,所以可避免所收集的痰液被污染的问题,以便准确的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并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未经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38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