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罐底水自动排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3072.8 | 申请日: | 200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38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君;王军;刘彦松;张洪亮;朱卫平;全龙;张建海;邢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智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7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罐 底水 自动 排水 装置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排水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油罐的底水自动排水装置。
2、背景技术
油田外输油罐在进油后需要沉降一段时间,等原油中的水与原油分离、沉降后再开启放水阀门排出底水,以保证外输原油的质量(原油低含水率),如果操作不当,时间控制不准确,会造成外输原油的含水率上升,以及使放的底水中含有大量原油,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因为油田油罐的特殊性,在使用自动排水装置时需要充分考虑装置的安全性。如果自动排水装置无法达到《煤矿安全规程》中安全型火花电压和电流范围,对生产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无法满足底水排水的自动化要求。底水排水装置需要充分考虑防爆性和耐爆性。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性能可靠、安装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具有防爆性和耐爆性的油罐底水自动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油罐底水自动排水装置,其结构由电源电路、变压器、水位感应机构、指示电路、控制电路和排水机构组成;电源电路连接排水机构,且通过变压器连接控制电路;油罐内设置有检测水位的水位感应机构,水位感应机构根据不同的水位导通指示电路中不同的回路,使指示电路指示相应的水位;控制电路通过水位检测信号,利用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排水机构。
上述的水位感应机构由高水位探针、中水位探针和接地极组成,高水位探头和中水位探头连接指示电路和控制电路,接地极连接水箱底部的地线;水位探针和接地极固定设置在绝缘板上,其外设置探针保护外壳。指示电路中设置有指示高水位的LED,指示中水位的LED,非门W3、W4组成的音频振荡器和压电陶瓷片。排水机构是连接控制电路信号的电动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4、附图说明
附图1为水位感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油罐底水自动排水装置的原理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电源电路1;变压器2;水位感应机构3;指示电路4;控制电路5;排水机构6;探针保护外壳7;高水位探针8;中水位探针9;接地极10;绝缘板11;继电器12;LED13、LED14;压电陶瓷片HTD15;光电偶合器16、17;接触器18、19;电动机20;上限开关21;下限开关22。
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油罐底水自动排水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油罐底水自动排水装置,其结构由电源电路1、变压器2、水位感应机构3、指示电路4、控制电路5和排水机构6组成;电源电路1连接排水机构6,且通过变压器2连接控制电路5;油罐内设置有检测水位的水位感应机构3,水位感应机构3根据不同的水位导通指示电路4中不同的回路,使指示电路4指示相应的水位;控制电路5通过水位检测信号,利用继电器12和接触器18、19控制排水机构6。
如附图1所示的水位感应机构3,该水位感应机构3设置在油罐底部,也可悬挂在油罐内一定高度处。水位感应机构3的绝缘探针保护外壳7内设置有高水位探针8、中水位探针9和接地极10。探针可选用耐腐蚀、导电性能好,不易变形的碳棒或者金属棒等材料,探头与信号电缆连接处使用环氧树脂封固。水位探针和接地极10固定设置在绝缘板11上,高水位探针8、中水位探针9和接地极10依次在竖直方向上相距一定的距离,该距离按照实际生产需要和水位要求确定。高水位探针8、中水位探针9的连线连接指示电路4和控制电路5,接地极10连接水箱底部的地线。
如附图2所示的原理图,电源电路1中的的变压器2将220V的进线电压降为一定的交流电压,经整流器整流后输出适合继电器12工作的电压和经R1、R2分压得到的安全的监测水位用电压。
水位感应机构3中,高水位探针8、中水位探针9的连线连接指示电路4和控制电路5,接地极10连接水箱底部的地线。高水位探针8、中水位探针9和接地极10分别标记为a点、b点和c点,通过油罐里水位的高低,使a点、b点和c点的电阻差异,导通指示电路4里不同的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智,未经郝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3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