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组缠绕辊式籽棉三丝清理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1229.3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38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林;赵勇;刘娜;王丙斋;王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华林;赵勇;刘娜;王丙斋;王忠明 |
主分类号: | D01G5/00 | 分类号: | D01G5/00;D01G9/06;D01G9/14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031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籽棉 清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花清理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双组缠绕辊式籽棉三丝清理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大国,对棉花原料的需求量很大,但是我国农业比较落后,国内棉花多以手摘棉为主。原始籽棉在农户采摘过程及运输过程中总无法避免混入大量杂质,如棉叶、麻线、羽毛、毛发及合成纤维等。这些杂质若不能及时清除,一旦进入籽棉加工过程,将严重影响加工质量。目前市场上采用的籽棉三丝清理机基本都是采用单组缠绕辊进行除杂质。这种机器在刚开始使用时,缠绕辊是清洁的,其缠绕异性纤维的效率是较高的,但是随着使用,缠绕辊上缠绕的异性纤维的数量会越来越多,缠绕辊除杂效率越来越低,异性纤维的漏网率越来越高。此时如果停车清理,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这对整个生产流程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是不对缠绕辊进行清理,而是在整个生产停产之后再清理,这样就使的往后的除杂效率低,容易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组缠绕辊式籽棉三丝清理机,它设置两组缠绕辊及配套装置,两组缠绕辊交替使用,从而可以在一组缠绕辊正常除杂时,对另一组进行清理,保证不停机连续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清理缠绕辊,提高了除杂效率,不会影响整体生产流程。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双组缠绕辊式籽棉三丝清理机,包括盛棉斗,盛棉斗下端与除杂质装置连接,除杂质装置内分别安装第一缠绕辊和第二缠绕辊,第一缠绕辊和第二缠绕辊间设置隔板,盛棉斗下部安装第一换向装置,除杂质装置下端设置第一出料口。第一缠绕辊和第二缠绕辊的个数分别是2-8个。第一换向装置有第一通道换向轴,第一通道换向轴位于隔板上侧,第一通道换向轴上安装第一通道换向板,除杂质装置外安装第一手柄,第一手柄与第一通道换向轴连接。第一出料口处设置第二通道换向装置。第二通道换向装置有第二通道换向轴,第二通道换向轴位于隔板下侧,第二通道换向轴上安装第二通道换向板,除杂质装置外安装第二手柄,第二手柄与第二通道换向轴连接。第一出料口两侧分别开设第一补风口和第二补风口,第一补风口外设置第一补风板,第二补风口外设置第二补风板。除杂质装置两侧分别开设第一清理口和第二清理口,第一清理口外设置第一挡板,第二清理口外设置第二挡板。除杂质装置外部放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通过传动件与第一缠绕辊连接,第二电机通过传动件与第二缠绕辊连接。第一出料口与Y形排重三丝装置连接,Y形排重三丝装置有进棉口、第二出料口和排异口,排异口下部安装闭风器,排异口侧壁上开设第三补风口,第三补风口外安装第三补风板,进棉口与第一出料口连通,排异口内安装排异调节板。Y形排重三丝装置上侧壁处安装进棉通道宽窄调节板轴,进棉通道宽窄调节板轴上安装进棉通道宽窄调节板,进棉通道宽窄调节板末端安装出棉通道宽窄调节板轴,出棉通道宽窄调节板轴上安装出棉通道宽窄调节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具有两组缠绕辊等设备,可以交替使用,提高了除杂效率;设置多套调节装置,可以调节棉流在除杂过程中的流速和方向,提高除杂效率;分别设置缠绕辊清理口,保证不停机情况下对缠绕辊进行清理;可以清除多种杂质。本实用新型具有除杂效率高;保证生产连续进行;操作简便;可以去除多种杂质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在于:双组缠绕辊式籽棉三丝清理机,包括盛棉斗1,籽棉原料放到盛棉斗1中,盛棉斗1下与除杂质装置2连接,除杂质装置2内分别安装第一缠绕辊5和第二缠绕辊23,第一缠绕辊5和第二缠绕辊23间设置隔板4,隔板4将除杂质装置2分成两个独立的除杂通道,第一缠绕辊5位于第一除杂通道里,第二缠绕辊23位于第二除杂通道里。盛棉斗1下部安装第一换向装置,除杂质装置2下端设置第一出料口8。第一换向装置通过改变导向位置,可以使原料通过不同的除杂通道,从而可以在一组缠绕辊已经缠绕很多杂物时,改变第一换向装置的导向位置并开启第二组缠绕辊,引导原料进入第二组缠绕辊所在除杂通道进行除杂,保证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除杂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特征在于:为了保证缠绕辊去杂质的效率和质量,除杂质装置2可以分别安装多个第一缠绕辊5和第二缠绕辊23,例如安装4个、5个等,第一缠绕辊5和第二缠绕辊23的个数分别优选为2-8个。只安装一个缠绕辊,除杂质效果较低;如果安装超过8个缠绕辊,则会损伤籽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华林;赵勇;刘娜;王丙斋;王忠明,未经郭华林;赵勇;刘娜;王丙斋;王忠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12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自动注液、称重、静置、封口机
- 下一篇:一种密码防盗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