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胸腔穿刺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0756.2 | 申请日: | 2008-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23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炳玉;崔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炳玉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62500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胸腔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胸腔穿刺针。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疾病导致的胸腔积液、积气的危急重病人,气管、纵膈均受到严重的移位,甚至心脏受到挤压,使病人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严重时心脏停搏短时间内死亡,急需紧急迅速进行胸腔穿刺抽出积液或气胸内的气体,通常也需要向胸腔内注射药物,以抢救患者的生命,现有的穿刺针,由于三通管口处没有密封,通常在抽取胸腔积液和积气时,注射器在三通管口处的反复抽吸和推出,很容易进入气体,而且没有关闭的阀门,胸腔内容易产生负压,稍不小心会使胸腔内漏气积气更加严重,危急患者的生命安全;传统的穿刺针在使用过程中抽液和注药使用同一通道,容易污染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抽吸和注药结束后,由于积液等北抽出,被积液压迫的肺脏便逐渐的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尖锐的针头容易刺伤脏层胸膜引起继发性损伤,给患者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危急病人急救时可单人操作,不易向胸腔内呕气且抽取积液过程中不损伤脏层胸膜的多功能胸腔穿刺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胸腔穿刺针,包括针座,所述针座的一端安装有针头,所述针座的另一端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与针座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另两端设有开闭阀,所述针座上设有将所述针头包裹住的针头保护套。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针头保护套上设有刻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多功能胸腔穿刺针,包括针座,所述针座的一端安装有针头,所述针座的另一端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与针座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另两端设有开闭阀,所述针座上设有将所述针头包裹住的针头保护套,通过三通管可以通过不同的通道抽液和注药,防止污染和胸腔感染,利用开闭阀可以保证胸腔内不产生负压和进气,减轻患者痛苦,通过针头保护套可以保证在抽液完毕后针头不损伤脏层胸膜,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急救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多功能胸腔穿刺针,包括针座1,所述针座1的一端安装有针头2,所述针座1的另一端设有三通管3,所述三通管3的一端与针座1连接,所述三通管3的另两端设有开闭阀4,所述针座1上设有将所述针头2包裹住的针头保护套5,所述针头保护套5上设有刻度。
在使用时,通过针头保护套5使针头2设置在保护套5内部,防止刺伤周围组织,然后通过注射器与三通管3其中的一个管路抽吸胸腔内积液,由于三通管3的端部设有开闭阀4,然后通过另一三通管路进行注射药物,这样可以在每次抽气或注射完毕后给予密封,防止污染和进气,避免胸腔产生负压,从而引起的气胸,针头保护套5上设有刻度,可以根据经验目测针头2伸入胸腔内的深度,便于观察,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比较方便,适合对急救病人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炳玉,未经刘炳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07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2P流媒体信息发布的方法
- 下一篇: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影像修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