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穿刺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9957.0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28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敏;宋涛;王兰萍;周麟玲;刘淑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仁敏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山东省文登***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详细讲是一种胸腔穿刺针。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临床中,诊断穿刺、引流放液以及腔内注射、气胸的抽气治疗,都需要穿刺针,现有的穿刺针其结构包括穿刺针头、引流管、开关、引流袋,在使用这种穿刺针时,需要多人操作,浪费人力,而且操作不便,使用不安全,如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时需要两人同时操作,若操作不慎可能形成气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胸腔穿刺针,该穿刺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不需要多人操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设有穿刺针头,穿刺针头与三通、开关、透明管、引流袋经引流管依次连接,针座经透明的软管连接在三通的另一端,引流管上贴有纸质温度计,针座底部经软线连接有密封塞,引流袋上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一个人操作,避免了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时,两人操作稍有不慎可能形成气胸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穿刺针头,2.引流管,3.三通,4.开关,5.透明管,6.引流袋,7.软管,8.针座,9.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设有穿刺针头1,穿刺针头1、三通3、开关4、透明管5、引流袋6经引流管2依次连接,针座8经透明的软管7连接在三通3的另一端,引流管2上贴有纸质温度计,针座8底部经软线连接有密封塞9,密封塞9用于密封针座8,引流袋2上设有刻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仁敏,未经张仁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9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学习用笔袋
- 下一篇:自动调节转速的变扭矩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