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脉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8844.9 | 申请日: | 200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46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芳;牛勇生;程风菊;刘冬梅;杨西红;吕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芳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32;A61B5/15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存海 |
地址: | 2715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静脉滴注治疗或静脉采血化验用静脉针。
背景技术
当前,各级医院无论是在为病人治疗疾病的静脉滴注还是在为病人静脉采血取样化验时,所用静脉针都是通用的右手位结构,即在针尖斜面朝上时,针柄位于针体后端的右侧。按照医学上的传统规范,医务人员在操作静脉针时,应当右手持针,将针尖斜面背对皮肤表面且针体后端在皮肤表面上翘起30°左右的角,然后将针尖刺破表皮扎入病人的静脉血管中,待回血后,再将针体与皮肤表面夹角调整到5°左右沿静脉线向前推进一段距离,以使针体前端针尖斜面上的针孔能稳定地留在病人静脉血管中完成静脉滴注或静脉采血任务。采用现有结构的静脉针,按传统规范方式进针,针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然而手持现有结构的静脉针按照传统规范进针也存在着容易将静脉血管扎穿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静脉针,在采用右手持针,针尖斜面朝向皮肤表面和进针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它能够有效地克服采用现有结构的静脉针按传统规范方式进针存在的容易将静脉血管扎穿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静脉针,具有针体,针体前端为针尖斜面,针体后端一侧设置针柄,在针尖斜面方向朝上时所述针柄位于针体后端的左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针柄从针体后端的一侧移向完全相反的另一侧,在右手位持针、针尖斜面朝向皮肤和进针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当病人静脉进针开始出现回血时,针尖一般还触及不到对面的血管壁,因而在进一步沿静脉线向前进针时,极大地降低了静脉血管被扎穿的几率,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静脉针主视位置的结构,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静脉针左视位置的结构,针体2前端为针尖斜面1,针体2后端一侧设置针柄3,针尖斜面1方向朝上时,针柄3位于针体2后端的左侧,该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用于右手位持针。当需要用左手位持针时,传统的静脉针即可满足要求。
本实用新型静脉针的工作过程为:右手持针柄3,针尖斜面1朝向静脉线处的皮肤表面,调整针体2与静脉线处的皮肤表面的角度大约在30°使针体2后端翘起,然后用本实用新型的静脉针刺破病人皮肤扎进静脉血管,待回血后,调整针体2与皮肤表面的夹角大约在5°,再沿静脉线向前进针,最后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病人皮肤上,实施对病人的静脉滴注或对病人采静脉血化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芳,未经赵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8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臂机器人远程外科手术中工具状态通信的指示器
- 下一篇:带圆规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