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硫沉降槽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5340.1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49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王永恩;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05 | 分类号: | C01B17/05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降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加热熔硫沉降槽尖底部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焦化厂熔硫所用的沉降槽的结构是在整个沉降槽整个外面设有夹气套,在夹气套中通入蒸汽,通过蒸汽加热的方法对沉降槽内的脱硫液进行加热熔化,来提取脱硫液中的硫泡沫。沉降槽下部设有尖底,尖底段的作用一是用于排硫;同时还侧接有乏气出口用于排放冷凝蒸汽。由于设计原因,尖底段的夹气套间隙太小,仅有9mm,因此通入的蒸汽量过少,蒸汽温度不够,造成尖底段存水和堵塞。温度不够存水后,造成硫膏排放困难,出硫不畅。而一旦尖底堵塞,则使沉降槽内的脱硫液中存带泡沫,即脱硫循环液中悬浮硫增加,使其吸收硫化氢的能力降低。为了提高尖底部分温度,避免存水堵塞,只好使用煤气点火烘烤,费时费力且不安全。另外,由于夹气套材质为Q235,内壁生锈后将沉积到下部的放硫管直管段,在直管段夹层形成积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保证熔硫效果的自动控制电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熔硫沉降槽加热装置,包括沉降槽和夹气套,其特征在于,夹气套下端止于沉降槽尖底的上端,在沉降槽尖底段安设有电加热器。
所述的电加热器通过内置的温度传感器与外部温度变送器连接。
所述的沉降槽下部斜壁上接有乏气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采用自动控制的高温电加热,温度可控且加热升温快,与用煤气火烤相比,减少了人工和能源消耗,杜绝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熔硫操作的稳定性,避免了尖底段的积水和堵塞现象,降低了脱硫循环液中的悬浮硫,保证了煤气指标的合格率及生产的安全顺行。
附图说明
附图为熔硫沉降槽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降槽,2、夹气套,3、尖底,4、电加热器,5、出硫管,6、乏气出口,7、温度变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沉降槽1、夹气套2、沉降槽尖底3及电加热器4、温度变送器7。
在沉降槽1的外面整体套装有夹气套2,夹气套2的下端由原来整个套装在沉降槽尖底3上,改为下端止于沉降槽尖底3的上端,即套装到沉降槽1的下端。将原接于尖底3侧面的乏气出口6,改接于沉降槽1下部斜壁上。同时,在沉降槽尖底3上安设有一内置温度传感器的电加热器4。电加热器4则通过内置的温度传感器连接在外部温度变送器7上。
电加热器4温度低限设置为130℃,高限为150℃,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送到温度变送器7,由温度变送器7对接触器进行自动控制。沉降槽尖底3的下端通过保温旋塞阀与出硫管5连接,以便排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5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