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标本盒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3667.5 | 申请日: | 200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59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泉 |
主分类号: | B65D25/06 | 分类号: | B65D25/06;B65D85/00;B65D77/2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032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本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来辨认和记忆中药饮片标本的标本盒。
背景技术:中医中药是祖国医药领域的瑰宝,但是目前的中医药领域人才短缺,尤其是中药领域中,中药的学习存在很多的困难:由于中药种类的繁多,药性各异,即使是一种中药也有好多种品种。使得学习中药的人识记和鉴别各种中药非常的困难,不易入门,更不易深入学习。而作为非中药学习领域的人,更是对中药一知半解,只是知道一些皮毛的东西,对各种中药更是分辨不清;
而认药技能更是一名合格的中医大夫的必备技能。用药如用兵,只有深入了解每一味中药的药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有些大夫药性赋烂熟于心,而中药饮片却不识一个,甚者不知真伪等等。这不利于我们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使得祖国传统的瑰宝在逐渐的远离我们。而能否有办法解决这种技术难题,使得人们对中药的识记、鉴别和对药性、药理的记忆和理解不再困难,是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直观记忆和鉴别中药的标本盒,其目的是解决了以往人们对中药的药理及药性不易记忆及理解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标本盒,其特征在于:在盒体内设置有隔板,将盒体内分成多个单元格。
在盒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四棱柱体,多个四棱柱体成等间距的矩阵排列,其间距大于零;
四棱柱体的顶端四周呈倒圆角形状。
盒体的四周盒壁上设置有可供隔板插入的卡槽。
盒体的四周盒壁上设置有可供隔板插入的卡槽,卡槽的大小及位置与四棱柱体之间的间距相适应。
在盒体内被隔板分成的单元格内还可设置与隔板方向垂直的小隔断。
隔板上设置有凹孔,在小隔断上设置有凸起;凸起可与凹孔适应性卡住,使隔板与小隔断相对临时固定。
在每个单元格内还设置有索引密封袋。
在索引密封袋上设置有索引标签,索引密封袋内设置有说明卡片。
在每个单元格的顶端设置有可折叠的说明书,可折叠的说明书叠起后与每个单元格大小相适应。
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记忆和鉴别中药饮片的标本盒,其在盒体的内部设置隔板,隔板的位置可以根据标本的大小自行随意安装;隔板将盒体内部分成多个单元格;然后将有特点的中药饮片依据药理药性将其装入索引密封袋内,然后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单元格内,分别在索引密封袋上的索引标签和索引密封袋内的说明卡片上标注中药饮片名称和各种中药的名称及性、味、归经;在每个单元格内顶端还设置有可折叠的说明书,说明书和隔板相连接,其可详细记载每类中药的药理及药性,该装置可以帮助需要学习中药的人记忆各种中药,也可以帮助普通人识记各种中药,其实施简单、结构合理、取材方便、造价低廉、效果明显,极其利于在中医药领域大范围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盒壁卡槽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小隔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盒壁上的卡槽的细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四棱柱体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索引密封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说明书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标本盒,该标本盒中,在盒体1内设置有隔板2,将盒体1内分成多个单元格,隔板2的方向可根据需要横向或纵向设置,例如当盒体1为长方形盒体时,可按长边方向纵向设置也可按短边方向横向设置;如图5所示,该标本盒中可在盒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四棱柱体9,多个四棱柱体9成等间距的矩阵排列,该间距是大于零的,其目的是通过四棱柱体9矩阵后形成的大于零的间距来夹紧隔板2,以使隔板2可临时固定,同时也可以使隔板2可在任意位置任意插拔,该四棱柱体9的顶端四周呈倒圆角形状,其目的是方便隔板2的插拔;使用四棱柱体9来固定隔板2的方法可以使隔板2的临时固定更加牢固。
如图2所示,该装置的盒体1的四周盒壁上还设置有可供隔板2插入的卡槽4,用来临时固定隔板2,该设置方式同样可以使得隔板2可在任意位置任意插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泉,未经李海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3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立包装袋
- 下一篇:附安全装置的连杆式折叠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