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式水电解节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1567.9 | 申请日: | 200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5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张绍峰;张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杰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许明章 |
地址: | 113008辽宁省抚顺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式 水电 节油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流式水电解节油装置。
二、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家庭汽车的拥有量也在迅速的增加,由此所带来的能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也渐突出起来。因此,如何使汽车能够更加节省燃料,并抑制有害废气的产生,成为了目前汽车行业以及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人们研制了一种水电解节油装置,其是由充水壳体及其内部的阴、阳极电解板构成,利用电极对水进行电解,将产生氢气和氧气输入到内燃机或发动机的燃烧室,与油气混合发生氢氧吹管效应,达到节油减排的目的。该类水电解节油装置电解时,析出的氢气或氧气容易附着在电解板表面,阻碍气体的持续析出,造成产气量低,使氢氧吹管效应不能彻底发生,节油效果较差。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气量高、节油效果显著的旋流式水电解节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充水壳体、壳体上的注水口和排气口以及壳体内与电源相接的阴、阳极电解板,其特点是:在阴、阳极电解板旁安装有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叶轮。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阴、阳极电解板旁加装叶轮,叶轮在驱动装置驱动下旋转时,会带动电解板周围的水产生旋流。产生的旋流会将附着在电解板上的氢、氧气体分离出来,使电解板能够持续产气,产气量大大增加,达到了充分发生氢氧吹管效应所需的气量,节油减排效果显著。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壳体上部的注水口2和排气口3。壳体1内的上部设有带电源开关8的控制器7。注水口2及排气口3分别与由控制器7控制的进水管和内燃机或发动机的进气管相接。在控制器7的下部设有水位探头11,其作用是将探测的水位高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7,由控制器7根据信号调控进水管控制进水,以达到设定水位。壳体的下部空腔为充满水的电解槽,其内安装有阴、阳极电解板6、7,电解板上端的电源线接入控制器7。在电解板之间安装带有叶片12的叶轮4,其是通过转轴13安装在支撑架10上的,支撑架10固定在壳体内的底部。驱动叶轮4旋转的驱动装置可采用由驱动电机及传动机构组成机械传动形式,亦可为其它结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水循环器9,该水循环器9是由壳体及其内部的水泵组成,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吸水管及喷水管。水循环器安装在叶轮4的侧边,喷水管口对准叶轮4上的叶片12,其上的电源线接入控制器7。
使用时,启动控制器7的开关8,控制器7同时为阴、阳极电解板6、7及水循环器9供电。电解板上析出气体的同时,水循环器9的喷水管吹动叶片12,带动叶轮4绕转轴13转动,产生旋流将电解板上析出的气体带走,并从排气口3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杰,未经张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15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的座体结构
- 下一篇:皮肤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