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芯锁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1365.4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40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海 |
主分类号: | E05B27/08 | 分类号: | E05B27/08;E05B1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欣 |
地址: | 110316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芯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能提高防盗性能和降低误开率的双芯锁。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锁大都是单芯锁,其结构是由外壳体、锁芯、内锁簧、外锁簧、锁簧和回位弹簧及驱动板组装而成。将钥匙插入锁芯的钥匙孔中,当钥匙上的齿牙槽高度与内锁簧高度一致时,外锁簧会在内锁簧的推动力下回到外壳体中,锁芯与外壳体锁合部分被分离开,此时便可转动锁芯将锁打开。但是随着现有开锁技术的提升及开锁工具的发展,现有的单芯锁很难抵抗现有开锁技术及开锁工具的入侵,故此单芯锁防盗性能较差。甚至一把钥匙打开另一把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误开率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性能高、误开率低的双芯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锁芯、锁簧,锁芯上设有钥匙孔,其特征是:壳体和锁芯分为内、外壳体和内、外锁芯,内、外锁芯分置于内、外壳体内,内、外壳体连为一体,内、外锁芯上设有对应的钥匙孔,在外锁芯上设有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的两侧分设有分别置于锁卡轴上的锁卡齿块和驱动轴上的从动齿轮,在锁卡轴和驱动轴上分设有锁卡齿块和从动齿轮的回位弹簧,在内锁芯上设有螺旋推进器,该螺旋推进器通过连接板与锁卡轴和驱动轴相连。当主动齿轮与锁卡齿块相卡时,该锁处于锁合状态;当用钥匙插入锁孔时,在螺旋推进器的推动下,由连接板带动锁卡轴和驱动轴一起位移,使锁卡齿块与主动齿轮脱离,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此时通过旋转钥匙,便可带动外锁芯及主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从动齿轮及驱动轴旋转,由驱动轴外端可连接的附锁装置(如锁舌)将锁打开。
为增加开锁难度和降低误开率,在内、外锁芯所带钥匙孔中设有六排齿牙槽及与该齿牙槽相对应的六排锁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设置内、外壳体和内、外锁芯及在内、外锁芯所带钥匙孔中设有六排齿牙槽。使之增加开锁难度,有效地防止撬锁和采用其它技术手段开锁,因而大大提高锁的防盗性能,大大降低同种钥匙的误开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双芯锁锁死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双芯锁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双芯锁分解立体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知,本双芯锁包括内、外壳体6、1、内、外锁芯10、2和设置在内、外壳体6、1中的锁卡轴3、驱动轴11以及在内锁芯10上设有的螺旋推进器9与连接板8。内、外锁芯10、2分置于内、外壳体6、1内,内、外壳体6、1通过螺丝17连为一体,内、外锁芯10、2上设有对应的钥匙孔19,在外锁芯2上设有主动齿轮14,在锁卡轴3和驱动轴11上分设有锁卡齿块4和从动齿轮13及锁卡齿块回位弹簧5与从动齿轮回位弹簧12,在内锁芯10上设有螺旋推进器9,该螺旋推进器通过连接板8与锁卡轴3和驱动轴11相连。在内、外锁芯10、2所带钥匙孔19中设有六排齿牙槽20(也就是说该锁的钥匙有六排齿牙)及与该齿牙槽相对应的六排锁簧16(目前市场上所看到的仅有4排而已)。图中序号15为定位弹簧,序号7为锁垫。
该锁既然有内外两段锁芯10、2,则该锁的钥匙也就有两段内、外钥匙(图省略未画),内、外钥匙分别设有转动手柄,内钥匙连接轴穿过外钥匙中心孔与其转动手柄相连,套在内钥匙连接轴的外钥匙后部带有转动手柄。
锁卡齿块4为长方形,与主动齿轮14相对应一面带有齿牙,在锁合状态锁卡齿块4与主动齿轮14在同一水平面上,使主动齿轮14及外锁芯2不能转动;当需该锁打开时,通过转动内钥匙使内锁芯10转动,在螺旋推进器9的作用下通过连接板8使锁卡轴3和驱动轴11向下位移,主动齿轮14与锁卡齿块4脱离,与从动齿轮13相啮合,此时便可通过外钥匙转动外锁芯2,从而带动驱动轴11转动,将置于驱动轴11上的锁舌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海,未经李俊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13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