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结露型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1302.0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55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南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瀚阀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戈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结露型蝶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结露型蝶阀,特别是涉及一种蝶阀针对阀体组接低导冷系数轴筒座。
背景技术
一般蝶阀适用于大型尺寸规格设计,并能够减轻重量,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流体管路系统。
目前低温流体管路系统中的蝶阀设计,如图1所示,蝶阀基本上于阀座91内设有一橡胶环套92及其内部阀盘93,并且将阀杆94往下贯穿铸铁阀体90的中心孔道95及轴封96,以及依序穿入橡胶环套92及阀盘93的相对中心孔,而阀杆94顶端则组接角度控制器97,以驱控阀杆94及阀盘93的角度位置,并且确实定位。同时蝶阀的阀座91两端开口组接连通低温流体管路98。
但是低温流体管路98中的低温流体是直接全面接触金属阀盘93,而持续传导低温给金属阀杆94及金属铸铁阀体90,造成阀体90外表面结露产生冷凝水滴,因此不符合工业用无尘室的相关规定。即使将低温流体管路98及阀座12完全外包隔冷材料,但是阀体90轴管上段则露出于外,以致其外表面会结露产生冷凝水滴,因此有必要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防结露型蝶阀,主要使用于低温流体管路系统,采用低导冷系数轴筒座组合阀体,避免轴筒座外表面产生结露冷凝水滴,以符合工业用无尘室的相关规定,具备产业上利用价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蝶阀阀体具有一轴管及其底端轴向相连一阀座,该轴管设有顶端接座及内部中心孔道,以连通该阀座顶端中心孔;于该阀座内周缘设置一橡胶环套及其内部一相配阀盘;一阀轴经由该轴管的中心孔道依序穿置该阀座、橡胶环套及阀盘的相对中心孔;一轴筒座具有一顶端凸缘部及内部通道,其材料导冷系数低于该阀体,该轴筒座底端组接于该轴管的接座上,使该阀轴顶端贯穿该轴筒座的通道。
于较佳实施例中,该轴管的接座及该轴筒座设有多个相对固定孔及其多个固定螺栓。
上述轴筒座为不锈钢或工程塑料材料。
于可行实施例中,该轴管的接座顶端设有一连通该中心孔道的扩大阶孔,供设置一套接该阀轴的密封环圈。
上述接座顶端与该轴筒座底端之间设置一止漏环圈。于另一可行实施例中,该轴筒座顶端设有一内凹环面,供轴向设置该多个固定孔;该阀轴与通道具有相隔间距,于该阀轴设有一卡扣环沟,以组接一扣环,使该扣环靠置于该内凹环面上。
上述轴筒座一端可组接一角度调整器或是齿轮箱,以其凸环部靠置该轴筒座的内凹环面及扣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防结露型蝶阀特别适用于低温流体管路系统,主要采用低导冷系数轴筒座组合阀体,避免轴筒座外表面产生结露冷凝水滴,以符合工业用无尘室的相关规定,具备产业上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蝶阀组装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蝶阀的立体图;
图3是图2阀体、橡胶环套及阀盘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2阀轴、轴筒座及其相关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2蝶阀组装角度调整器的剖视图;
图6是图2蝶阀局部放大剖视图;以及
图7是图2蝶阀组装齿轮箱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阀体 11轴管 12阀座
13中心孔道 14中心孔 15中心孔
16接座 17固定孔 18扩大阶孔
20橡胶环套 21开口 22中心孔
30阀盘 31卡接管 32中心孔
40阀轴 41顶端 42底端
43卡扣环沟 44扣环 45衬套
50轴筒座 51凸缘部 52通孔
53通道 54固定孔 55固定螺栓
56内凹环面
60密封环圈 61止漏环圈
70角度调整器 71定位板 72把手
73凸环部
80齿轮箱 81驱动轴 82控制手轮
83凸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以下可行实施例,并且配合附图,以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特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瀚阀业有限公司,未经巨瀚阀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1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