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动器材飞轮踩踏模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1125.6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33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宜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赐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2/08 | 分类号: | A63B22/08;F03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器材 飞轮 踩踏 模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材飞轮踩踏模组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飞轮、自激发电装置及磁组刹车装置,整合置入于架体内成单一模组,以达到缩减运动器材的空间,或让剩余空间挪至它用的目的。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运动器材飞轮踩踏装置如图7所示,驱动装置61的驱动轮611枢设于车架62的一转轴621上,而一飞轮63枢设于另一转轴623上,该驱动轮611与该飞轮63中间再套以皮带612传动,该转轴621的两端各固设一踏杆622,通过运动者踩踏该踏杆622而达到运动效果。
然而近代的运动器材越来越精良且多功能,因此,人们在运动器材上加装了一磁阻刹车装置64、或一自激发电装置65、或两者皆具备。其中,该磁阻刹车装置64是利用电磁原理而对飞轮63产生磁阻力,更甚者可进而快速达到飞轮63的快速刹车的目的;而该自激发电装置65是利用飞轮63所设置的数个永久磁铁651对定子652的电磁感应进而产生发电作用,所产生的电能可供给运动器材本身的电器设备如操作面板66及磁阻刹车装置64等。
但现代工业讲求的是专业分工及工作效率,上述已知结构6必须依照现场的车架状态以装入该驱动装置61、飞轮63、磁阻刹车装置64及自激发电装置65,因此根本毫无效率可言且不适于大量生产,并且对装配人员的技术水准需求较高;另外,上述已知结构6的驱动装置61的驱动轮611枢设于车架62的一转轴621上,而一飞轮63枢设于另一转轴623上,该驱动轮611与该飞轮63中间再套以皮带612传动,此种作法将产生体积较大的运动器材,在石油价格高涨的今日,势必大大增加其运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将运动器材的驱动装置、自激发电装置及磁阻刹车装置整合至单一模组,以利于运动器材的后续组装,适于大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组设于运动器材上的飞轮踩踏模组装置,可以减少运动器材所占用的体积及其运输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式椅座的运动器材,让大腿可多向性作踩踏运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动器材飞轮踩踏模组装置,包含:
一架体,于一对L板上组设有一转轴,且该转轴的两端各固设有一踏杆;
一飞轮,其设于该转轴上;
一驱动装置,其包含一驱动轮,该驱动轮同样设于该转轴上,且带动该飞轮;该驱动装置还包含第一皮带、第二皮带、一惰轮组、一中间轮组及一被动轮,且该被动轮与一衬套固接,通过该踏杆带动该驱动轮,再依序带动该第一皮带、中间轮组、第二皮带、该被动轮及该衬套,最后动力传达至该飞轮而使该飞轮旋转;
通过上述构件的组成,使该驱动轮及该飞轮一同组设于该转轴上而达模组化效果,使运动器材组装简易及缩减运动器材的体积。
换言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动器材飞轮踩踏模组装置,其包含:一架体、一飞轮及一驱动装置;其中,该架体,其组设有一转轴,该架体还包含数个圆杆,通过该对L板互为背向,且该圆杆装置于其间而组装出使该架体具有中空状态,以供该飞轮置入其内;该转轴的一端还设有一凸缘,该凸缘与该驱动轮固接于该架体的外侧,该转轴的两端各固设有一踏杆,使踩踏该踏杆只能带动该驱动轮;该飞轮,其设于该转轴上,该飞轮与该转轴之间设一棘轮组,使该飞轮只作单向转动,离该飞轮的外围的设定距离,设一磁阻刹车装置,且该磁组刹车装置固设于该架体上;该飞轮的腹部设一自激发电装置,通过飞轮的旋转以产生电能,以供给运动器材自身使用;该自激发电装置包含一定子及数个永久磁铁,该定子固设于该架体,该数个永久磁铁固设于其腹部所设的一凹槽内,该飞轮更增设一衬套,使该飞轮及该衬套绕该转轴及该定子旋转。该驱动装置,其包含一驱动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一惰轮组、一中间轮组及一被动轮,该被动轮与该衬套固接,通过该踏杆带动该驱动轮,再依序带动该第一皮带、该中间轮组、第二皮带、该被动轮、该衬套,最后动力传达至该飞轮而使其旋转,该惰轮组包含一对调整杆、一对惰轮及一对侧杆,而该惰轮组的该调整杆的一端贯穿该L板所设的一凸块,该惰轮所设的该侧杆贯穿该L板上所设的一滑槽而枢接该调整杆的一端于架体的内部,且该调整杆与该凸块的接触部份设有螺纹配合,故只要旋转该调整杆的另一端所设的一旋钮,就能控制该惰轮沿该滑槽作上下滑动,使该惰轮紧邻该第一皮带或该第二皮带的外侧,进而可调整各皮带的松紧度。
通过上述构件的组成,使该驱动轮及该飞轮一起设于该转轴上而达到模组化效果,使运动器材组装简易及缩减运动器材的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赐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赐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1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