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键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6580.1 | 申请日: | 200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0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梁伟鹏;田援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5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按键多采用悬臂式的结构设计,即在按键的一侧设置有一悬臂结 构,所述悬臂一般为弹性材料制成,其固定在产品的上盖上,当按键按下 时,所述悬臂产生形变,在按压按键的力消失之后,所述悬臂可以为按键 提供回复力。
现有的悬臂式按键一般都是采用热压合或者点胶固定的方式将所述悬 臂固定在产品的上盖上。然而,热压合固定需要专门的热压合设备且对操 作人员的技巧要求较高,一旦按键热压合失败,返修难度较大,多数都会 报废。点胶固定同样存在返修困难的问题,且点胶固定的强度及耐久度都 有限,一旦按键出现松动,则势必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及功能,另外胶水 一般有毒,不利于作业及环保。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组装简单,方便拆卸返修按键结构。
一种按键结构,其包括一上盖,一按键,一电路板以及一支撑块。所 述上盖上开设有一按键开口。所述按键一端穿设于所述按键开口内,另一 端靠近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按键及支撑块之间。所述按键 包括一按压部以及至少一与所述按压部侧部相连的悬臂部。所述悬臂部通 过至少一个支撑柱悬置于所述支撑块上方的电路板与上盖之间,所述支撑 柱一端穿过所述电路板并抵接于所述支撑块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的按键结构通过采用所述支撑柱而将按键固定 在所述上盖与电路板之间,从而取代了传统的热压合或者点胶固定的方式, 既提高了按键结构的固定强度又安装简单,同时方便按键结构的拆卸返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按键结构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图1的按键结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图1的按键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一具体介绍。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发明按键结构100的分解图,所述按键 结构100包括一上盖10,一按键20,一电路板30以及一支撑块40。所述 上盖10上开设有一按键开口11。所述按键20一端穿设于所述按键开口11 内,另一端靠近所述电路板30。所述电路板30设置于所述按键20及支撑 块40之间。所述按键20包括一按压部21以及至少一与所述按压部21侧 部相连的悬臂部22,所述悬臂部22通过至少一个支撑柱50悬置于所述支 撑块40上方的电路板30与上盖10之间。
所述按压部21包括一按压端211以及一与所述按压端211相对的接触 端212,所述按压端211的端部自所述按键开口11伸出所述上盖10,所述 接触端212的端部朝向所述电路板30。
所述悬臂部22包括两个连接于所述按压部21底侧的悬臂221以及一 与所述两悬臂221末端连接的一固定部222。所述悬臂221为弹性材料制 成,用于为所述按压部21提供回复力,所述固定部222被所述支撑柱50 固定于所述上盖10及所述电路板30之间。
所述固定部222上还形成有多个定位孔2221,相应的,所述上盖10 上的对应位置处形成有多个定位柱12,所述定位柱12分别穿过对应的定 位孔2221。所述固定部222在固定时,所述定位柱12及定位孔2221的设 计可以限制所述按键20的侧向移动,以提高组装的精度。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定位孔2221及定位柱12的数量均为两个。
所述电路板30包括一基板31以及一触点单元32,所述触点单元32 设置于所述基板30与所述按键20相对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基板31上开设 有多个第一通孔311以及至少一个对应于所述支撑柱50的位置的第二通孔 312,所述每一第一通孔311内穿设有一螺钉60,用于将所述电路板30固 定于所述上盖10上,所述支撑柱50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12支撑在所述上 盖10及支撑块40之间。
所述支撑柱50一端固接于所述悬臂部22的固定部222上,另一端穿 过所述第二通孔312抵接于所述支撑块40上。为保证支撑的稳定性,所述 支撑柱50的数量最好多于两个,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柱50的数量为 三个,相应的,所述第二通孔312的数量也为三个。
为进一步方便所述按键20、电路板30及支撑块40之间的定位组装, 所述支撑块40上对应所述支撑柱50的位置处形成有多个盲孔401,所述 支撑柱50的端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盲孔40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6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料和溶剂分离的制备烟用香料的方法及提取装置
- 下一篇:多级液压缸起道拨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