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机顶盒的提醒服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4785.6 | 申请日: | 200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5 | 分类号: | H04N5/445;H04N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21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机顶盒 提醒 服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系统,特别涉及数字机顶盒中扩展功能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电视的迅猛发展,数字机顶盒已成为大众电子消费品,而现有数字机顶盒功能单一,不够人性化,不能达到大众消费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解决数字机顶盒功能单一不够人性化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为用户提供提醒服务的数字机顶盒的提醒服务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数字机顶盒的提醒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提醒服务系统,包括提醒服务数据管理系统及提醒服务任务监控系统并与系统时钟相关联,使时间一致;
b.在数字机顶盒的功能菜单中增加一个功能选项“提醒服务管理”,其中包括功能项:增加、修改、删除及查询;
c.用户根据提醒服务系统设定提醒服务内容;
d.提醒服务系统初始化并进入提醒服务任务监控系统;
e.判断是否有到期的提醒服务,若是则进入e步骤,若不是则继续监控;
f.触发处理到期的提醒服务内容,并将其内容显示在显示屏上;
进一步的,步骤d中所述提醒服务系统初始化包括创建提醒任务,加载提醒数据记录,整理提醒数据记录;
具体的,在运行步骤d的同时,还运行以下步骤:
g.进入提醒服务数据管理系统;
g1.判断是否有增加、修改、删除或查询提醒任务的命令,若是则进入g2步骤,若不是则继续等待;
g2.对提醒数据库进行相应操作并显示在显示屏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提醒服务包括文本提醒、图像提醒或声音提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数字机顶盒为用户提供提醒服务,增加了数字机顶盒的功能,方便用户,并且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机顶盒可为用户提供提醒服务的方法,首先建立提醒服务系统,包括提醒服务数据管理系统及提醒服务任务监控系统并与系统时钟相关联,使时间一致,再在数字机顶盒的功能菜单中增加一个功能选项“提醒服务管理”,其中包括功能项:增加、修改、删除及查询,然后用户根据提醒服务系统设定提醒服务内容,提醒服务系统初始化并进入提醒服务任务监控系统,判断是否有到期的提醒服务,若不是则继续监控,若是则触发处理到期的提醒服务内容,并将其内容显示在显示屏上。
实施例
本例增加了提醒服务数据管理系统,可增加、修改、删除或查询提醒任务的命令,其系统流程如图1。
在数字机顶盒的功能菜单中增加一个功能选项“提醒服务管理”,其中包括功能项:增加、修改、删除及查询。增加,即增加新的提醒服务;修改,即修改已有的提醒服务;删除,即手动删除已存在的提醒服务;查询,查询已有的提醒服务。设计提醒服务管理用户操作界面,用户在此登记提醒服务,登记内容包括:提醒文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及提醒方式。提醒文本,即用户输入的文本,提醒时,数字机顶盒输出用户输入的文本信息到显示屏显示;开始时间,用户输入的日期,提醒服务会在开始时间开始;结束时间,用户输入的日期,提醒服务会在结束时间结束;持续时间,用户可选择“5秒、10秒、20秒、30秒”,表示该次提醒服务的持续时间;提醒方式,用户可选择“文本、图像、声音”,并可选择特定的图像或声音,根据用户选择在提醒服务时采用该提醒方式。根据用户的输入,系统自动生成一条提醒服务记录并自动产生一个编号,存储在提醒数据库中。
当系统开机后,提醒服务系统进入初始化,包括创建提醒任务、加载提醒数据记录、整理提醒数据记录,系统启动完毕后,进入提醒服务任务监控系统,监控系统随时对提醒服务数据进行检查并判断,若发现现在有提醒服务,则触发提醒服务处理并显示在显示屏上,在进行监控系统的同时还进行提醒数据管理系统,可对提醒服务记录进行增加、修改、删除及查询,直到系统关机退出提醒服务任务监控系统才结束监控并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47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