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2336.8 | 申请日: | 200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郑谕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对焦系统,尤其是关于一种手动对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照相设备已经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也对照相质量和性价比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低价位照相手机上使用的数码镜头一般不具有对焦系统,近距离拍摄时,景物影像就会模糊不清。
现有的自动对焦照像手机,广泛采用音圈马达自动对焦器,其中也包括一镜头座、一镜头单元及一成像单元,透过影像处理器中的运算公式,移动镜头来找到最佳的对焦点完成自动对焦,该类装置耗能高、结构强度低,且镜头长时间的移动容易有灰尘产生,影响成像质量,在亮照度的环境下必需搭配一对焦辅助灯来帮助对焦。
此外,还有一种手动对焦机构用于照像手机,其包括一镜头座、一镜头单元及一对焦机构。该手动对焦机构仅有两段对焦功能,对中间段无法达到对焦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手动控制、携带方便、具无段式对焦,可以运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对焦系统。
本发明的对焦系统包括一镜头单元、一镜头座、一成像单元及一对焦机构。该镜头单元固接于镜头座上,该成像单元可沿镜头单元的轴向移动。该对焦机构与成像单元间可动连接,且装设于镜头座上。该对焦机构包括一手动轮、一传动机构及一对焦凸轮。该手动轮用于为该对焦系统提供动力,并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对焦凸轮。该对焦凸轮带动成像单元沿镜向移动,从而实现了对焦。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对焦系统采用了手动控制,减轻了电池的负担,使用了凸轮,实现无段式对焦,可以进行微小调整,结构紧凑,也可避免因磨损的灰尘落在成像单元上,可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对焦系统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对焦系统的第一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对焦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对焦系统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上,本实施例以其应用在手机上为例加以说明。
请参照图1,本发明对焦系统包括一镜头单元10、一镜头座20、一成像单元30、一对焦机构40及一手机壳体80。该镜头单元10连接于镜头座20上,该成像单元30可沿着镜头单元10的轴向移动。该镜头座20及对焦机构40安装在手机壳体80上。该对焦机构40用于调整成像单元30与镜头单元10之间的距离,以得到清晰的成像。
该镜头单元10包括一镜筒11,该镜筒11为一中空圆柱体,其内装设光学镜片组(图未示)。该镜筒11一端设有一顶盖111,该顶盖111中间开有一透光孔1111,该透光孔1111用于被摄物体的反射光线通过镜筒11内的光学镜片组(图未示)汇聚,接收汇聚后的光线。入射到成像单元30。该镜筒11的外周壁上开有外螺纹1121,该外螺纹1121用于与镜头座20螺纹连接。
该镜头座20大致为一长方体,其中间开有一安装孔21,该安装孔21内壁上开有一内螺纹211,该内螺纹211与镜筒11的外螺纹1121配合。该镜头座20安装在手机壳体80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其位置保持相对静止。该镜头座20的相对的两个角上各开有一导向孔23,每一导向孔23为通孔。
该成像单元30包括一成像基座31,该成像基座31上设有一影响感测器(图未示)。该成像基座31包括一第一表面32,该第一表面32上设有两个与镜头座20的导向孔23相配合的导向柱33,该每一导向柱33垂直凸设于第一表面32上。该导向柱33的直径小于导向孔23的直径,而其长度大于导向孔23的长度,该导向柱33上一端设有限位螺纹331。该成像单元30还包括两个复位弹簧35,每一复位弹簧35使成像单元30回复原位。该复位弹簧35套入导向柱33,然后将导向柱33套入导向孔23。为了防止成像单元30被污染,可在该成像基座31上贴一层防尘薄膜(图未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2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