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计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1238.2 | 申请日: | 200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7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欧俊男;谢虎;苏成斌;邢建龙;程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M1/00 | 分类号: | G06M1/00;G06M1/2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计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压力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规模的生产制造活动均向自动化/无 人化方向发展,许多产品在采用压力作业的生产环节中需要实 时监控其生产作业是否合格,比如在对产品进行铆接的过程中 需要实时监控产品是否铆接到位,一件产品往往有多个需要铆 接的位置,如此大量的铆接动作如果靠人工监控则会极大的增 加劳动强度,且在监控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可预见的漏检错检等 弊端,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引进了计数装 置,用于监测进行铆接的产品的铆接数量是否与应该铆接的数 量一致,如此可大大的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普通的计数 装置通常采用压力感应继电器作为计数装置的信号来源,然而 压力感应继电器内部的继电开关均采用机械弹性开关,一个电 信号通过机械弹性开关触点的断开、闭合过程,完成了高低电 平的切换。由于机械触点的弹性作用,一个继电开关在闭合及 断开的瞬间必然伴随有连续的抖动,这种连续的抖动就会使计 数装置进行多次计数,从而降低了计数装置的可靠性,影响产 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计数准确可靠的压力计数装置。
一种压力计数装置,其包括一个压力采集单元以及一个计 数单元。所述压力采集单元用以采集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转 化为电信号。所述计数单元用以在接受所述电信号时进行计数。 所述压力计数装置还包括一个延时单元。所述压力采集单元通 过所述延时单元与所述计数单元相电连接。所述延时单元用以 屏蔽压力采集单元输出的电信号中存在的抖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压力计数装置通过在所述压力采集 单元与所述计数单元之间设置一个延时单元,从而屏蔽压力采 集单元输出的电信号中存在的抖动,消除由于所述电信号中的 抖动而造成计数单元误计的缺陷,从而可准确地对使用压力作 业的工序进行计数,提升工作效率以及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压力计数装置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 图;
图2为本发明压力计数装置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压力计数装置100第一较佳实施方式 的框架示意图,该压力计数装置100包括一个压力采集单元10、 一个延时单元20以及一个计数单元30,所述压力采集单元10 通过所述延时单元20与所述计数单元30相电连接。
所述压力采集单元10用于采集压力信号,该压力采集单元 10为一个该压力感应继电器,当该压力感应继电器在一压力作 用下便会导通从而产生的一个电信号。
所述延时单元20用以屏蔽压力采集单元10输出的电信号 中存在的抖动,其具体可以是接受所述压力采集单元10在压力 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电信号,并延迟一定时间后将所述电信号输 出给所述计数单元30进行计数。在压力采集单元10采集压力 信号的过程中,当压力值达到一定的域值时该压力采集单元10 才会采集此时的压力信号,也即此时压力感应继电器才会导通 产生电信号,而此时便可确认为一次采用压力作业的工序已经 完成。当延时单元20接到所述压力采集单元10所产生的电信 号后延迟一定时间再将该电信号传输给计数单元30进行计数, 所述延迟的时间至少等于所述压力采集单元10在采集压力信号 时所述压力感应继电器内的机械弹性开关从断开到闭合再到断 开状态所经历的时间,也即压力感应继电器完成一次压力信号 采集所用的时间。该延时单元20可以采用C51系列中8052芯 片作为主控芯片。可以理解,该延时单元20也可以是在接受到 所述电信号后立即将电信号传输至计数单元30计数,之后该延 时单元20自身延迟一定的时间后再接受由压力采集单元10所 传输的电信号,因为延迟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都为5~20ms之间, 因此压力采集单元10采集完一次压力信号接着进行下一次信号 采集时伴随着要进行待加工工件位置的变换,而该位置变换过 程所需要的时间远远大于所述延迟时间,也即两次相邻的压力 信号采集的时间间隔远远大于所述延迟时间,所以在延时单元 20自身延时接受压力采集单元10所发出的电信号的过程中不会 有新的电信号产生,从而不会产生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12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