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圈马达致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1207.7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1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周代栩;廖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2B7/09;H02K33/00;H02K33/02;H02K33/18;H02K1/17;F16F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致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致动器,尤其涉及一种音圈马达致动器。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致动器近年来在多种领域皆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自动对 焦照相模组中,其利用永久磁铁与线圈所组成的结构驱动镜头运动,达到 对焦效果。
现有音圈马达致动器在组装中,为保证组装精度,多采用定位柱与对 应的定位孔相配合的方式对音圈马达致动器内的组件进行预定位,预定位 结束后,在容置有所述定位柱的定位孔内点胶,从而固定相应的组件。
此种点胶固定的组装方式步骤较繁杂,如有不慎通常会导致组装结构 的不稳定性及组装良率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音圈马达致动器,其组装简便、稳定度高。
一种音圈马达致动器,其包括一外壳,一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固定架, 一位于所述固定架内的镜头装筒,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架两端的两个弹片, 一位于所述两个弹片之一上的载板。所述镜头装筒内开设有一容置孔,所 述镜头装筒侧壁外围设有线圈。所述固定架周围对称设有永久磁铁。所述 固定架与任一所述弹片相对的两端各设有多个定位柱,任一所述弹片及所 述载板上对应于所述固定架上的定位柱位置分别开设有多个定位孔,任一 所述弹片及载板通过所述多个定位柱与所述多个定位孔之间的配合相连接 并固定。所述每一定位柱的顶端设置有一突出于其侧面的固定头,该固定 头自顶端向下的截面逐渐增大,且最大截面大于所述载板的定位孔截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音圈马达致动器的定位柱端部采用一固定头的 结构,在组装时通过压合方式将弹片、载板固定在固定架上,可以省去传 统的采用点胶粘合的方式固定,提高了组装的效率,另外还可以保证组装 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音圈马达致动器主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音圈马达致动器的固定架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音圈马达致动器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一具体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音圈马达致动器的主体分解图,所述音圈 马达致动器包括一外壳10,一设于所述外壳10内的固定架20,一位于所 述固定架20内的镜头装筒30,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架20上下两端的弹 片40、50,以及一位于所述弹片50上的用于装载影像感测器(图未示) 的载板60。
所述镜头装筒30内开设有以用于容置镜头(图未示)的容置孔301, 所述镜头装筒30侧壁外围设有线圈302,该线圈302用以通电时在磁场作 用下带动所述镜头装筒30作直线运动,所述磁场是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架 20周围的永久磁铁70所产生的。
所述固定架20上下两端各设有多个定位柱201,所述弹片40、50及 所述载板60上对应于所述定位柱201位置分别开设有多个定位孔401、501 和601,所述弹片40、50及载板60通所述多个定位柱201与所述多个定 位孔401、501、601之间的配合相连接并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20上下两端的定位柱201的个数各为四个, 可以理解,所述定位柱201的个数也可依据不同的要求有所不同。
请参阅图2,所示为图1中音圈马达致动器的固定架20的放大图,所 述多个定位柱201伸出所述固定架20的一端,其具有一突出所述定位柱 201侧面的固定头2011,所述固定头2011的横截面成自其顶端向下逐渐增 大的“蘑菇头”的形状,且所述固定头2011具有一定的弹性,用于将所述 弹片40、50及所述载板60固定于所述固定架20上。
所述固定头2011的最大截面略大于所述定位孔601的截面,其穿过所 述弹片40、50的定位孔401、501且与所述载板60的定位孔601之间通过 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头2011的形状为“蘑菇头”状,当然,所述 固定头2011的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只要所述固定头2011突出于所 述定位柱201的侧面,该固定头2011自顶端向下的截面逐渐增大,且最大 截面大于所述定位孔601的截面,都应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1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食海蜇蔬菜汤料
- 下一篇:一种桑椹蜗牛营养颗粒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