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金高浓度含P废水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4490.4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9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魏明磊;董学涛;史来勇;刘丽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健鼎(无锡)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9/04;C02F1/72;C02F1/5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0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金高 浓度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金高浓度含P废水的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是用于化金高浓度废水中P的处理,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CB行业中化金工艺段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含P废水,此类废水中含有普通废水处理工艺难以去除的次磷酸根,随着政府对环保要求的不断严格,如何使化金高浓度含P废水达标排放已严重影响到行业发展。
化金高浓度含P废水是指将药液中的镍离子沉积在已被钯金属催化的铜面,形成镍层的过程(包含化镍,化镍后水洗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此类废水成分较稳定,其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次磷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原子态磷及少量的镍,铜等金属离子。另外还有部分用于特殊用途的各种添加剂。
目前对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1、物化法,其主要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无机金属盐药剂,其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混合后,形成颗粒状,非溶解性物质沉淀后被去处。2、生化法,其主要通过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将废水中的高磷废水进行降解,从而达到除磷的效果。
传统化学除磷工艺只能对活性比较强,且不很稳定的磷酸盐有较好的去处效果,但对稳定性比较强的次磷酸盐基本没有去处效果,而生物除磷工艺中微生物只能对废水中有机磷有较好的去处效果,但废水中的无机磷基本没有去处效果。此两种工艺在处理化金高浓度含p废水时,都无法使出水中的P含量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化金高浓度含P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催化氧化加物化沉淀的处理工艺,先利用催化氧化法将废水中稳定的次磷酸根氧化成容易于金属盐反应生成沉淀的磷酸根,再通过物化法将磷酸根沉淀后去处,使出水中的P含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化金高浓度含P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催化氧化反应处理:将化金高浓度含P废水进入氧化沉淀槽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处理,首先利用泵浦将废水由收集槽提升至氧化沉淀槽,并打开嚗气,在线检测废水的温度及PH值,利用自动温控及加药系统向废水中加入蒸气及氢氧化钙,将废水的温度控制在30℃~40℃,PH调节至2.5~4.0;利用自动加药系统向废水中加入硫酸亚铁和双氧水进行反应,反应时间1~3小时,反应完成后关闭曝气及温控,静止沉淀0.5~1小时,上清液进入后续物化系统,沉淀物由污泥泵抽至污泥浓槽进行处理。
2、物化处理:
催化氧化反应完成后,上清液进入物化处理中和槽,在中和槽自动加药系统控制添加氢氧化钙提升PH值在8.0~9.0,同时加入聚合氯化铝反应后进入絮凝槽,在絮凝槽加入聚丙稀酰胺,充分搅拌混合反应30~40分钟,反应后进入沉淀槽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排入下一流程,污泥抽至污泥浓缩槽处理。
本发明所述催化氧化反应处理段,所述蒸气加入量为:0.2~0.4T/M3;
所述氢氧化钙投加量为:0.8~1.2g/L;
所述硫酸亚铁投加量为:4.0~5.0KG/M3;所述双氧水投加量为:5.5~7.0KG/M3。所述氧化沉淀槽中空气鼓入量为0.08~0.14M3/S;
本发明所述物化处理段,氢氧化钙投加量为:2.0~3.0g/L;所述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0~15mg/L;所述聚丙稀酰胺添加量为5~10mg/L;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利用亚铁离子作为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自由基(-OH),通过(-OH)的强氧化性将稳定的次磷酸根氧化成容易于金属盐反应生成沉淀的磷酸根,从而去除废水中稳定的次磷酸根,再进入物化处理通过向废水投加金属盐类,将废水中活性较强易于金属盐反应生成沉淀的磷酸根去除,从而使废水处理出水P含量达标排放,且处理运行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2008年10月20日从车间化金线排出的高浓度含P废水进入收集槽后进行处理,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健鼎(无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健鼎(无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4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