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带单层微带贴片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4307.0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0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慧;汪伟;卢晓鹏;张洪涛;宋小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单层 微带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层介质微带贴片天线的改进结构,具体是一种宽带、 金属背腔结构、薄单层介质凸形微带贴片天线。本发明既可用于接收,也 可用于发射无线电波。
背景技术
宽带天线在军用和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在某些具体的 应用中,对于天线阵还有诸如:体积、重量、效率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 特殊要求。例如:对于机/星载平台,要求天线剖面薄、重量轻、效率高并 且满足一定环境应用条件。
适合于平面天线阵的辐射天线有多种形式,主要有波导缝隙天线阵、 印刷振子和微带贴片天线阵等。波导缝隙天线阵效率高,但重量重、加工 成本高;印刷振子天线阵剖面高、构成平面阵列时结构组装相对复杂;微 带贴片天线具有剖面低、易于批量加工构成大型平面天线阵,但其带宽窄。 对于天线形式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要求,综合各方因素折中考虑。
微带天线由于拥有剖面低、重量轻、易于加工和易于与其它有源器件 集成等众多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
普通的微带天线具有阻抗带宽窄的缺点,研究人员对展宽微带天线的 阻抗带宽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比较典型的方法有:
1.采用多层贴片的方式,尤其是双层贴片天线形式,通过上下不同大 小的贴片构成双谐振点,从而增加微带天线的阻抗带宽。但这种结构有其 固有的缺点,即,需要多层介质板,典型结构如双层微带贴片天线,它包 括了辐射馈电介质层、寄生贴片介质层和两者之间的泡沫层,多层介质通 过粘结组装,这种结构具有几个明显的缺陷,即,不同材料介质板粘结的 粘胶选择和加工工艺问题;不同材料热涨系数差异带来整个天线热变形问 题;对于星载SAR天线而言还有天线阵面热传导低下的问题;不利于有源相 控阵天线热设计。
2.采用同轴馈电形式的各种槽(如:E型槽,U型槽等)加载的微带贴 片天线也能增加微带天线的阻抗带宽。这类结构的贴片天线单元在组成大 型平面天线阵(非两维较大角度扫描阵,如一维扫描阵,或另一维较小扫描 阵。比较典型的应用实例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中的二维有源相控阵天线, 其距离向通常要求扫描±20°左右,而方位向扫描仅±1°左右,因此整个 相控天线阵通常由许多独立的多单元构成)时有其固有的缺陷:每个辐射单 元都采用探针馈电不利于加工,并且大量探针与微带贴片之间的垂直焊点 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为了组成平面阵,仍需要额外的功分网络;另外, 这些天线单元的介质板厚度通常都较厚,因此增加了天线的重量,且不利 于微带功分网络共面设计。
3.其它诸如L形微带和终端加载等电磁耦合馈电微带贴片天线都具有 以上向类似的结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普通的微带天线存在阻抗带宽窄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 种宽带金属背腔结构薄单层介质凸形微带贴片天线。具有良好的宽频带特 征,且结构简单,便于组成平面阵。
实现上述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宽带单层微带贴片天线包括具有微带贴片、微带介质板和金属背 腔的微带贴片天线,所述微带贴片位于微带介质板的正面中部;
所述微带贴片为单层凸形微带贴片,具有两种宽度的阶梯状共面微带 线的一端通过凸形微带贴片上的开槽插入贴片天线内,馈电微带线的另一 端位于微带介质板的边缘;
与微带贴片相对应处之外的微带介质板背面设有金属地层,整个微带 介质板背面还设有结构支撑板,与微带贴片相对应的结构支撑板中部设有 内凹背腔,内凹背腔的内表面设有金属层,形成金属背腔。
所述凸形微带贴片下部的矩形部分尺寸为L=15mm,W=7.6mm,其上部凸 出部分尺寸为L1=3.0,W1=1.2mm;所述凸形微带贴片上的开槽为矩形槽;
所述插入贴片内部的共面微带线的宽度W2为1.9mm,长度L2为9.9mm, 相连接的另一段共面微带线的宽度Wf为0.3mm。
所述金属背腔紧贴在微带介质板的背面,位于微带贴片的正下方,金 属背腔高度Hc为3.5mm,背腔口径尺寸长度Lc为16.4mm,宽度Wc为16.4mm。
所述微带介质板材料为聚四氟乙烯(RT6002),介电常数为2.94;厚度 Hd为0.508毫米,长度L0为30mm,宽度W0为30mm。
所述结构支撑板可为普通铝蜂窝结构板或金属板。
本发明具有以下几几方面的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4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