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频带多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40990.0 | 申请日: | 2008-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4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张拦;申闫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32B17/04 | 分类号: | B32B17/04;B32B27/20;B32B27/38;B32B37/10;B32B38/00;C08L63/00;C08L79/08;C08L79/04;C08L61/06;C08L23/12;C08L71/08;C08K3/18;C08K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小强 |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频 多层 结构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宽频带多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部分:自上而下 分别为面层、夹心层和底层;所述面层包括羰基铁粉、聚合物和玻璃纤维布,其质 量配比为:羰基铁粉20~50%,聚合物30~48%,玻璃纤维布20~32%;所述夹心层 包括碳纳米管、聚合物和玻璃纤维布,其质量配比为:碳纳米管2~6%,聚合物56.4~ 58.8%,玻璃纤维布37.6~39.2%;所述底层包括羰基铁粉、聚合物、玻璃纤维布, 其质量配比为:羰基铁粉50~80%,聚合物12~30%,玻璃纤维布8~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带多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 层,夹心层和/或底层分别为2-4个复合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频带多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 合物为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氰酸酯树脂、酚醛树脂、聚丙烯、聚酰亚胺 或聚醚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频带多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羰 基铁粉采用平均粒径在0.5~10μm,颗粒的形状为片状、球状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频带多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 纳米管采用外径在3~60nm之间,长度分布在100nm~1mm之内的原始单壁碳纳米管、 多壁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频带多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 璃纤维布为S玻璃纤维布或E玻璃纤维布。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宽频带多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1)按所需形状裁剪玻璃纤维布;
(2)面层的制备:按质量配比为羰基铁粉20~50%,聚合物30~48%,玻璃纤 维布20~32%,将羰基铁粉和聚合物一起放入混料机中,使其混合均匀,均匀涂覆 在所述重量的玻璃纤维布表面;
(3)夹心层的制备:按质量配比为碳纳米管2~6%,聚合物56.4~58.8%,玻 璃纤维布37.6~39.2%,将碳纳米管和聚合物一起放入混料机中,使其混合均匀, 均匀涂覆在所述玻璃纤维布表面;
(4)底层的制备:按质量配比为羰基铁粉50~80%,聚合物12~30%,玻璃纤维 布8~20%,将羰基铁粉和聚合物一起放入混料机中,使其混合均匀,均匀涂覆在玻 璃纤维布表面;
(5)将步骤(2)、(3)、(4)中分别制得的各个涂层按面层、夹心层和底层的 顺序叠加,然后压制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宽频带多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所述面层的制备,所述步骤(3)所述夹心层的制备和/或所述步骤
(4)所述底层的制备分别重复制备2-4个复合层,并分别重叠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宽频带多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为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氰酸酯树脂、酚醛树脂、聚丙烯、聚 酰亚胺或聚醚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宽频带多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羰基铁粉采用平均粒径在0.5~10μm,颗粒的形状为片状、球状的至少一 种;所述碳纳米管采用外径在3~60nm之间,长度分布在100nm~1mm之内的原始单 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09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油加油枪
- 下一篇:一种解除车辆报警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