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环保高效节能生物质复合气化炉及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0246.0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8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叶军;叶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军 |
主分类号: | F24B1/02 | 分类号: | F24B1/02;C10B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环保 高效 节能 生物 复合 气化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燃具,具体是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各种植物秸秆、废木料、树木枝权等生物质做燃料,进行气化燃烧的燃具。
背景技术
为了节能和充分利用各种秸秆和生物质,节约燃料能源,同时也改善环境,减少污染,人们提出了许许多多关于气化炉的技术,它们大都具有同程度的节能环保冷箭效果。但是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提出更好用,节能、环保效果更好的燃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生态环保高效节能生物质复合气化炉及使用方法。该气化炉,产气量大,燃料利用充分,节能、环保效果极佳,造价低,使用方法简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生态环保高效节能生物质复合气化炉,设有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由上炉体和下炉体构成,上炉体为圆筒状,炉体内设有内炉壁,该内炉壁内设有拨料板,上炉体下沿设有水封槽盖和水封圈,上炉体两侧设有导气管连通上炉体内炉腔与燃气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设置在下炉体上沿的水封槽内,水封槽的外边设有数个滚轮和动力电机,所述上炉体的水封槽盖的外边下沿设置在滚轮上;所述出气孔与燃气出气管连通;在下炉体的底部设有与鼓风机连通的进气口;在出气管与鼓风机的排气管之间设有一个配氧管。
本发明的气化炉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的补充方案是:
所述出气管下面连通焦油回流管,该焦油回流管通入下炉体内;下炉体的底部设有出灰口;在出气管上连通一个排烟管。
所述上炉体的上口设有上水封槽和水封盖。
上述生态环保高效节能生物质复合气化炉的使用方法:1)将出气管与燃器具连接;2)将植物秸秆或碎木料、树枝叉、锯末、牲畜粪便、食用菌渣、玉米棒芯、花生壳、上述物质的混合物干燥粉碎,制成燃料备用;3)在炉膛底部放置2-3公斤碳,再将第2步制备的燃料放入炉体内,4)在上下水封槽内加上水;4)从炉膛下部点燃,启动鼓风机和电机。很快出气管会排出可燃气体供燃器具燃烧。在运行时上炉体转动,使炉内燃料自动向下移动燃烧。出气管内的焦油自动分离,流回炉膛内。
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简单适用、使用方法简便,产气量大,燃料利用充分,节能和环保效果非常好的优点。除各种秸秆外,各种林业废弃物、食用菌渣、牛、羊各种牲畜粪便等均可燃料,适应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本发明的上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下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参见附图,生态环保高效节能生物质复合气化炉及使用方法,设有炉体,该炉体由上炉体1和下炉体2构成,上炉体为圆筒状,炉体内设有内炉壁1.4,该内炉壁内设有拨料板1.5,上炉体下沿设有水封槽盖1.2和水封圈1.3,上炉体两侧设有导气管1.1连通上炉体内炉腔与燃气出气孔2.4;所述出气孔设置在下炉体上沿的水封槽2.3内,该水封槽的外边2.2设有3个滚轮2.5和动力电机2.1,所述上炉体的水封槽盖的外边下沿设置在该滚轮上;所述出气孔与燃气出气管2.6连通;在下炉体的底部设有与鼓风机2.0连通的进气口2.8;在出气管与鼓风机的排气管之间设有一个配氧管3。所述出气管下面连通焦油回流管2.7,该焦油回流管通入下炉体内;下炉体的底部设有出灰口2.9;在出气管上连通一个排烟管。所述上炉体的上口设有上水封槽1.7和水封盖1.6。使用方法:1)将出气管与燃器具连接;2)将植物秸秆、碎木料、树枝叉、锯末、牲畜粪便、食用菌渣、玉米棒芯、花生壳的混合物干燥粉碎,制成颗粒燃料备用;3)在炉膛底部放置2.5公斤碳,再将第2步制备的燃料放入炉体内,4)在上下水封槽内加上水;4)从炉膛下部点燃,启动鼓风机和电机。
经试用本实施例效果非常好,每个家庭每天只需3-5公斤植物秸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军,未经叶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0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信息系统及医用图像保管装置
- 下一篇:粉体材料抑尘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