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厂升级改造的全流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9226.1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朱兆亮;曹相生;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52;C02F1/24;C02F1/28;C02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萍 |
地址: | 1001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城市 污水 升级 改造 流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特别涉及污水二级处理厂升级改造、污水再生全流程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城镇必须设置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原来的城市污水直排河流和湖泊的情况得以很大的改观,城市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目前的污水厂绝大部分是二级处理,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水又作为一种可持续循环利用的资源,污水厂面临升级改造,将已经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二级出水深度处理,争取达到一级B标准,甚至是一级A标准,使得水资源能重新回到城市,满足用户对再生水的需求,真正让水资源完成自然的和社会的健康循环,为人类经济和生活造福。
污水厂升级改造工艺多样化,主要根据二级出水水质,增加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一步去除水中的颗粒杂质、氮、磷等物质,但对于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不仅繁杂,占地多,而且对二级出水中有机物和氮等营养物的去除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城市污水厂出水不能满足再生水水质的问题,并克服目前常规水处理工艺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污水再生全流程工艺,从而保证污水厂在原有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
本发明的所用装置有以下部分组成:
絮凝池1、气浮池2、好气滤池3、进水管4、絮凝池出水管5、气浮池出水管6、好气滤池出水管7、絮凝剂投加管8、溶气回流水管9、浮渣出口10、曝气、反洗气管11、反洗水管12、反洗废水管13。
絮凝池1与气浮池2通过重力管道或渠道连接,气浮池2与好气滤池3通过有压或无压管道相连。絮凝池有进水管4、絮凝剂投加管8,二者结合处设置管道混合器,絮凝池内设置三级搅拌装置。气浮池有溶气回流水管9、浮渣出口10,气浮池内设置溶气释放器和刮渣设备,溶气设备采用气液混合泵溶气。好气滤池内有曝气、反洗气管11、反洗水管12、反冲洗废水管13以及滤池出水管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厂升级改造的全流程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厂二级出水通过进水管4进入絮凝池1,同时通过絮凝剂投加管8投加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经过絮凝后,水中的杂质颗粒、污泥碎片、有机物脱稳聚合,形成絮粒结合体,然后通过出水管5重力流到气浮池2;
在气浮池中,絮体结合体遇到溶气回流水管9的溶气水,与溶气释放器释放的微细气泡碰撞粘附,上浮至气浮池分离区,浮渣经浮渣出口10排出,气浮出水通过出水管6流入好气滤池3,曝气管提供生物需氧,经过滤池的物理截留、吸附和滤料上的微生物作用,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经出水管7出水;
过滤周期结束,由反洗气管和反洗水管12分别提供气和水对滤料反冲洗,反洗废水经反洗废水管13排出。
与现有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工艺采用的气浮池代替传统沉淀池,易于去除二级出水中的悬浮污泥碎片、胶体颗粒等密度接近于水的微污染物质。而且气浮池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投资低。
2、气浮池出水溶解氧接近饱和,利于后续好气滤池中的生化反应,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净化水质。如果考虑氨氮的硝化反应,曝气管可以补充生物需氧。
3、好气滤池作为二级出水深度处理的成熟工艺,同时具备曝气生物滤池和普通快滤池的功能,不仅对二级出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营养物去除,而且还能在气浮去除颗粒物质后进一步的降低浊度和色度等物理指标,使水质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污水厂原生活污水、二级出水、深度出水以及深度去除率如下表1。
具体操作参数叙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92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通讯用铁氧体磁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生物制剂处理含锑废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