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型净化水质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4586.2 | 申请日: | 200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3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东;李定龙;刘永祥;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小东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2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净化 水质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用于污染水环境生态修复和治理的复合型净化水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的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城市景观水体以及周围水域普遍存在富营养化或超营养化状态。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接纳了过量的氮、磷等营养性物质,在适宜的环境下,促使藻类疯狂生长繁殖,水体呈蓝色、棕色或是深绿色,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下降,从而使水体生态系统和水功能受到阻碍和破坏,进一步加剧了水体的污染程度。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清水性生活环境成为一大需求,因此,景观水体的治理也越来越受人们关注。
目前国内用于景观水体治理,处理富营养化水体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以生物膜为主的生物技术,以生态基为主的生态技术,因其本身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可原位处理备受欢迎。
生物膜技术是利用固定于某种载体的微生物分解、转化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富营养物质,从而净化水质。但是可能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由于菌种的选用不当,在放入水体中与水中“土著”菌种产生拮抗现象,或者由于菌种不适应现有的环境,而不能成为优势菌种,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生态基技术是为水体生物圈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自然生物的降解作用,实现水体的水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但是此种技术见效慢,成本高,而且受气 候条件影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净化效果好的复合型净化水质处理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型净化水质处理装置,具有浮力器、人造生物膜、高比表面积且彼此不连接的柔性带状材料、可伸缩悬挂条和固定装置,浮力器通过带挂扣的附着带连接人造生物膜,人造生物膜通过缝线连接柔性带状材料上端,柔性带状材料两侧各一根下端通过可伸缩悬挂条连接下部的固定装置,柔性带状材料下端其余部分为自由端,人造生物膜是以无纺布为载体,其上固定有混合发酵培养的菌种。
所述的浮力器为密封空心管。
所述的柔性带状材料的比重大于水的比重。
所述的可伸缩悬挂条由两根绳索和拉锁构成。
所述的固定装置是由网状材料做成的容器,容器内放置固定有微生物的沸石颗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利用人造生物膜上固定的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转化、吸收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改善水质;高比表面积的柔性带状材料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可促进自养、异样微生物生长;整个结构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水中,不会随水流动而移动,容器内固定微生物的沸石颗粒可分解底部污泥,减少水体的内源性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力器,2.附着带,3.人造生物膜,4.柔性带状材料,5.可伸缩悬挂条,6.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型净化水质处理装置,具有浮力器1、人造生物膜3、高比表面积且彼此不连接的柔性带状材料4、可伸缩悬挂条5和固定装置6,浮力器1通过带挂扣的附着带2连接人造生物膜3,人造生物膜3通过缝线连接柔性带状材料4上端,柔性带状材料4两侧各一根下端通过可伸缩悬挂条5连接下部的固定装置6,柔性带状材料4下端其余部分为自由端,人造生物膜3是以无纺布为载体,其上固定有混合发酵培养的菌种。
具体阐述复合型净化水质处理装置各部分的作用:
人造生物膜3所用的载体为无纺布袋,规格(1-2)米×(0.6-1)米,无纺布上固定的微生物为由特定污泥提取并驯化混合发酵培养的“土著”菌种,放入水中,容易很快适应环境,并且不会与水中的原有微生物产生拮抗现象。根据要求可按不同菌株组装,细胞浓度高,传质性好,不易被分解破坏,用于污染水体的原位修复,流动水体的净化,在水环境中稳定性好、有效期长。
人造生物膜3与柔性带状材料4用缝线相连接,柔性带状材料4的规格为(1-2)米×(0.6-1)米,柔性带状材料4下端为自由端,彼此不相连接,任其在水流中摇摆,形成分枝的栖息部位,吸引一些水生生物,柔性带状材料4的比重大于水的比重,使其不会向上漂浮在水面上。柔软带状材料4的高比表面积结构可促进光照层内自养微生物生长,同时促进异养微生物的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小东,未经谢小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45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