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含氧介质的热解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2830.1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文;谢仁智;陈光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文;谢仁智;陈光有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介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源技术,特别是生物质热解气化的技术。
背景技术
生物质基本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在较高温度下分解,释放可燃气体,给应用带来方便。当前技术分为有氧热解和无氧热解等。
(1)有氧热解:输入空气,通过内部燃烧产生高温,使生物质原料热解气化。常用设备是上吸式气化炉、下吸式气化炉等。
上吸式气化炉,焦油不经过高温燃烧区,全部残留在燃气中。下吸式气化炉,焦油经过高温燃烧区,分解成H2和CO等小分子,燃气中残留很少。对于细小原料,常采用流化床气化炉。
有氧热解的特点是原料可以全量气化,但所得燃气热值低,含有较多N2成分,不适合于向外输送,只能就近点燃利用。
(2)无氧热解:隔绝空气,通过间壁传热或者介质传热,用高温使生物质原料热解气化。
间壁传热的热解气化设备,有干馏釜和螺旋热解炉。前者实行间歇运行,燃气发生不稳,后者实行连续运行,燃气发生稳定。间壁传热的热解气化设备,燃气发生强度不是很高。
介质传热的热解气化设备,有双螺旋热解炉和双流化床热解炉。前者以粗石英砂为介质,用螺旋输送器提升,后者以细石英砂为介质,用气力输送器提升。介质传热的热解气化设备,燃气发生有较高强度。
无氧热解的特点是燃气热值高,不含N2,适合于向外输送,并可用于液体燃料合成。但原料气化不完全,剩余物较多。
(3)纯氧气化:为将生物质原料全量气化,并制取不含N2的高热值燃气,当前技术采用纯氧气化工艺。用纯氧替代空气的目的,是为了避免N2进入系统,并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纯氧气化系统需配备复杂的制氧装置,当前技术采用空气分馏法、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制取纯氧。特点是设备大型,动力消耗高。
本发明的目标,就是要构建新的热解气化系统,取消复杂的纯氧制造-装置,在小型设备中完成生物质材料的全量气化,并得到不含N2的高热值燃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通过如下途径实现:
新的热解系统,沿用介质传热无氧热解模式,但引入金属氧化物介质。通过金属元素变价,在传输热能的同时传输纯氧。
生物质气化是吸热过程。以纤维素C6H10O5的高温分解为例,有如下反应式:
C6H10O5=2H2+2CO+3H2O+4C 吸热14千焦
C6H10O5=3H2+3CO+2H2O+3C 吸热146千焦
C6H10O5=4H2+4CO+H2O+2C 吸热278千焦
C6H10O5=5H2+5CO+C 吸热410千焦
供热充分,则燃气发生量大,木炭和水汽剩余较少。供热不足,则燃气发生量小,木炭和水汽剩余较多。石英砂等惰性介质,仅通过物理变化传输材料显热,不足以支持生物质原料全量气化。
本发明引入金属氧化物介质,通过物理变化传输材料显热,更通过化学变化传输材料潜热,利用金属元素变价释放的纯氧,支持内部燃烧,保证生物质原料全量气化。
新的生物质热解气化系统,仍分为燃烧段和气化段。以氧化铁介质为例,有如下工艺过程:
燃烧段,输入空气与Fe3O4混合,通过氧化反应释放热能。其结果是介质升温,生成Fe2O3将获得的O2固定。
反应:2Fe3O4+1/2O2=3Fe2O3 放热232千焦
气化段,干燥原料与炽热Fe2O3混合,通过介质的高温引发热解。并通过介质释放的纯氧,支持内部燃烧和充分气化。此过程Fe2O3被还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文;谢仁智;陈光有,未经陈志文;谢仁智;陈光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2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钱草的水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带磁美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