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头痛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1992.3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1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萍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25/04;A61K35/6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头痛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有原料或其与不明结构之反应产物的医用配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来源于植物的材料。
背景技术
头痛是学生以及知识分子常见的一种神经性头痛疾病,头痛对人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我国城市和农村普查,头痛的患病率为324/10万,城市占428/10万,农村占140/10万,还有学者认为头痛患者的发病率,学生中发病率达1.2~4.2%,而40岁以上的知识分子每年患病人数约为6~12例/1000人,头痛症的主要症状的头痛,严重时出现呕吐,不能入睡,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学习以及身体健康。
临床上用于治疗头痛的西药物有:氢化麦角碱、尼莫地平、桂利嗪、脑复新、脑活素、哈伯因等,治疗头痛有一定疗效,其副作用的恶心、呕吐、颜面潮红、视力模糊、皮疹、鼻塞等,舌下含服可引起局部刺激等症状。
临床上用于治疗头痛的中成药有:脑复康、脑通等,疗程长,治疗效果不十分明显。
上述治疗头痛的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对于头痛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药物的缺点,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头痛的口服药物。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是以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的口服药剂:
川芎 4~30份
白芷 4~20份
鱼脑石 3~15份
天麻 3~15份
丹皮 1~10份
别甲 1~10份
毛姜 1~10份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优选中药原料重量份配比是:
川芎 6~25份
白芷 6~15份
鱼脑石 5~12份
天麻 5~12份
丹皮 2~8份
别甲 2~8份
毛姜 2~8份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最佳中药原料重量份配比是:
川芎 15份
白芷 12份
鱼脑石 8份
天麻 5份
丹皮 5份
别甲 8份
毛姜 5份
将上述各组分按常规方法制成的口服药剂是制剂学上所说的片剂或颗粒剂或胶囊剂或糖浆剂。
本发明药物片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将本发明配比中的七味药材,用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回流2小时,滤过,合并二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60℃测),减压干燥,粉碎,过五号筛,加入产品量20%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加95%乙醇润湿16目筛制粒,60℃以下烘干,14目筛整粒,加入产品量1.5%的滑石粉,混匀,压片,包衣,包装,即得。每片重0.5g,每克含生药5.28g。
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本发明药物颗粒剂所用的中药原料以及重量配比与本发明药物片剂所用的中药原料完全相同,中药原料的提取工艺步骤与本发明片剂制备工艺中药原料的提取工艺步骤相同,所用的辅料以及其它工艺步骤按颗粒剂的常规制备工艺进行。每袋重3g,每克含中药原料2.347g。
本发明药物胶囊剂所用的中药原料以及重量配比与本发明药物片剂完全相同,中药原料的提取工艺步骤与本发明片剂制备工艺中药原料的提取工艺步骤相同,所用的辅料以及其它工艺步骤按胶囊剂的常规制备工艺进行。每粒重0.3g,每克含中药原料5.867g。
本发明药物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如下:
本发明药物口服液所用的中药原料以及重量配比与本发明药物片剂完全相同,中药原料的提取工艺步骤与本发明片剂制备工艺中药原料的提取工艺步骤相同,所用的辅料和其它工艺步骤按照口服液的常规制备工艺进行。每瓶10mL,每毫升含中药原料0.704g。
本发明药物经过多年临床使用,证明本发明其有抗炎、镇痛、镇静作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治愈的有效率为98%,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萍,未经刘晓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1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