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棒式油气井射孔测试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0000.5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门孟东;刁胜波;张建军;陈凤波;张瑾鹂;齐德鹏;毛传芳;程林峰;杨乃静;孙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E21B43/11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士华 |
地址: | 1007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棒式 油气 井射孔 测试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气井油管传输射孔技术的测试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油管传输射孔由于具有许多优点,被现场油气井射孔作业中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井底压力、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以及井内油、气、水和岩屑等多相流的复杂特性,很难让井内保持某一确定的压力值,如不能及时准确地分析井下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容易导致对井下情况判断失误,从而发生射孔井喷事故,造成油气层污染。对此,现场通常的做法是先射孔再测试,亦即在射孔完成后再下测试仪进行测试。此种做法往往不能真正及时地反应井下的即时情况,导致因后续作业施工方案不当造成事故或不良后果及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油气井油管传输射孔作业过程中可以及时、准确地测试井下参数、准确判断井下情况、制定合适的后续作业施工方案的投棒式油气井射孔测试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此种测试工艺方法是在油、气井进行油管传输射孔作业施工时,将测试仪安装在由打捞头、减震装置、点火装置、加重装置组成的投棒上,将测试仪随投棒一起进入井下,在射孔的同时即可进行井下温度、压力数据采集,亦即在射孔枪发射后第一时间进行数据采集,测得的温度压力曲线能够实时反映射孔初期地层流体的产出情况,通过分析测试曲线对井下情况如地层岩性的致密程度、地层是否渗漏等进行定性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而制定后续作业施工方案,并用以指导该区块其他油气井射孔方案的制定。该测试仪可以长时间在井下持续工作,通过调整采样密度,连续工作可达半年以上。当工作到预定时间后,可以采用密闭捞棒或随油管起到地面的方式将棒体捞出,进行下一步工作或数据分析。
本发明易于实施,工作可靠,利用该工艺方法可以在射孔同时测试采集井下地层数据,准确判断地层自然产出能力,有利于后续施工作业的进行和指导该区块其它油气井射孔方案的合理制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时所采用投棒式测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3、4、5、6分别为5个实施例射孔作业中测得的井下压力温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由以下实施例给出,下面结合附图予以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采用的投棒式测试仪由打捞头1、测试仪2、减震装置3、点火装置4、加重装置5(图中未画出)组成,上述各部件由上至下依次以螺纹相连接,其中,测试仪2由电池2-1、导线2-2、线路板2-3、传感器2-4组成。该测试仪的技术指标如下:
·仪器外径: Φ35mm
·供电电压: 3.6V
·工作环境温度: 150℃
·仪器耐压: 150MPa
·压力灵敏度: 0.02%
·压力测量精度: 0.1%
·温度测量范围: -40℃-170℃
·温度测量精度: ±0.5℃
·数据存储容量: 50万组
·采样间隔: 1s~7200s之间任意整秒选择
仪器耗电:休眠电流25uA,最大动作电流13mA
实施例1:某井射孔井段1700.9m~1664.0m,10.8m/5层,89枪89弹射孔,解释为低油层和油层。
通过图2所示曲线可以定性地分析为:该地层渗透性较好,射孔后地层有油气水产出,静止1小时30分左右压力增加2MPa,随后作业队开始上提油管50分钟左右后,停止约3小时,此时压力又开始增加1.56MPa,随后作业队将油管起出井口。
实施例2:某井射孔井段在1732.6m~1730.2m,2.4m/1层,89枪89弹射孔,解释结果为油层。通过图3所示曲线可以看出,该地层应为低渗透地层,地层压力平稳。
实施例3:某井射孔井段在1630.0m~1584.0m,35m/4层,89枪89弹射孔,为油层和水淹层。该井施工前,预先给井内灌了部分压井液,射孔后,图4所示曲线压力迅速下降,可以看出,该地层泄漏严重。
实施例4:某井射孔井段在2201.0m~2064.0m,40m/3层,89枪89弹16孔/米射孔,解释为油层。
通过图5曲线可以看出,射孔后出现动态负压过程,动态负压过程对于射孔后固体物质阻塞地层孔隙(污染地层)具有重要意义。该地层应为低渗地层,可使用更高的负压。
实施例5:
某井射孔井段在2143.2m~2129.6m,13.6m/1层,89枪102弹、16孔/m射孔,解释为油层。
通过图6所示压力变化曲线分析认为该地层为低渗地层,压力基本保持不变。通过放大曲线看出,射孔后出现动态负压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0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曲隧道
- 下一篇:一种油井联动抽油新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