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N纯度一氧化氮气体的纯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9603.3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孙书校;郑建瓴;刘骏;马骁;孙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光明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24 | 分类号: | C01B21/24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纯度 一氧化氮 气体 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纯化方法,尤其是一种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纯度高的3N(99.9%)纯度一氧化氮气体的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氧化氮已在医学、电子、化工等各个领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如在PVC生产中可以作为紧急终止剂,在生产停电或出现紧急事故时迅速终止反应釜内PVC单体聚合,以防止釜内温度过高发生爆炸,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较以往PVC生产所采用的液态型终止助剂具有明显优势,它不需要N2作载气,结合PVC单体能力强、速度快、保质期长。但是,一般情况下一氧化氮气体中均含有二氧化氮气体,而二氧化氮气体又可与PVC单体结合形成爆炸鳌合物,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充入反应釜内的一氧化氮气体流中二氧化氮的含量不得超过50ppm,而且一氧化氮的纯度应不小于3N。
现有生产一氧化氮的方法有多种,美国专利US3663167指出利用氨气在空气中氧化制备,但此种方法所需的条件较高、难易实现;美国US5670127指出利用硝酸与二氧化硫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气体,此方法的缺点在于杂质(二氧化硫)的含量过多,清除比较麻烦;还有一种就是采用亚硝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产一氧化氮,其生产过程是将亚硝酸钠与稀硫酸在反应池中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硝酸钠溶液以及NO、H2O,同时还会产生如NO2、N2O、N2、SO2、水蒸气等杂质,有时还会存在少量的CO2(空气进入影响)等;剩余的反应液和生成的硫酸钠和硝酸钠溶液以及少量的CO2、小部分SO2、NO2通过碱液吸收和水洗从反应器的底部分离除去,大部分NO2、N2O、水蒸汽等随NO一起以气态形式从反应器顶端流出;水蒸汽在气体流通过有无水氯化钙存在的干燥器中被吸收而除去,操作简便。
由于一氧化氮易于与氧气结合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同时一氧化氮在碱液存在或高温时自身会缓慢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和氧化亚氮,因此现今国内外有多项技术研究意在从一氧化氮气体流中清除二氧化氮、氧化亚氮,中国专利号为98108604.7指出由聚氨基葡糖配体与Pt、Pd、Fe、Ni、Cu、Ag、Zn等过渡金属或它们的盐类生成的络合物作为NO气体吸附剂,再通过加热稀释来得到浓度≥95%的一氧化氮,可是一氧化氮纯度太低不能用于高端需求。美国专利US3489515指出利用稀硝酸水溶液清洗一氧化氮气体流,水和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亚硝酸,再通过水清洗以清除杂质,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充分减少二氧化氮的浓度,而通过低温蒸馏除去二氧化氮的方法也存在诸多弊端,不仅蒸馏设备成本高,而且还会消耗一氧化氮。
另有一些使用吸附剂从一氧化氮气体流中清除二氧化氮杂质的报导,如专利US5417950指出使用无氧化铝的ZSM5—Y型沸石,US5514204指出使用无金属阳离子的硅胶和其它A、X、Y型沸石,US2568396和US41495858指出使用活性焦炭或活性木炭,但以上这些吸附剂共有的缺点就是易于促进一氧化氮气体发生歧化反应,导致二氧化氮和氧化亚氮杂质含量增加,还是不能满足3N纯度一氧化氮气体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纯度高的3N(99.9%)纯度一氧化氮气体的纯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3N纯度一氧化氮气体的纯化方法,包括用稀硫酸分解亚硝酸钠、碱液吸收、气液分离、干燥分离得到气体,其特征在于:经干燥的气体在温度为-20℃~30℃、压力为0.5MPa~1.5MPa的条件下正向通过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吸附区;收集经吸附的气体。
所述的压力最好是0.6MPa~0.8MPa,进行多重吸附。
所述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在吸附区以平均400~500m2/g表面积粗孔网状形式存在。
所述的收集经吸附的气体是冷冻收集。
可将吸附区压力降至0.1MPa~0.4MPa,用部分所收集的气体进行吹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光明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光明特种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9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盐洗涤过程中粉盐回收方法及其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车身前地板分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