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酰胺细粉再造粒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29088.9 | 申请日: | 200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7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 发明(设计)人: | 牛金刚;唐馨;牛耕;陈舒文;张美玲;穆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金刚 | 
| 主分类号: | C08J3/12 | 分类号: | C08J3/12;C08L33/26;B29B9/08 |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洪发 | 
| 地址: | 163316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酰胺 再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丙烯酰胺细粉再造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中,向油层中注入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提高石油采收率已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在许多油田上推广应用,仅大庆油田一年向油层中注入的聚合物干粉总量就达到了10万吨以上。目前,根据油田长期的实践结果,要求油田用于驱油的聚合物产品其粒径必须在0.2mm~1.0mm之间(小于这一粒径范围,聚合物在水中溶解时会产生堵塞油层的“鱼眼”;大于这一粒径范围,聚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时间会很长),但是在聚合物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中均采用法国SNF公司技术与设备,采用丙烯酰胺、碳酸钠在催化剂引发下聚合反应生成聚丙烯酰胺,生成的聚丙烯酰胺为大块胶体,经以下步骤生产成油田所需的产品:1、胶体经预研磨器切成小块胶体;2、然后进造粒机(主要通过均匀分布的不锈刚切刀将胶体切成颗粒)粉碎成均匀的胶体颗粒;3、再经干燥器干燥,将胶体中的水分去掉;4、经过研磨机研磨成小颗粒;5、再通过筛分机筛出大颗粒、成品和细粉。其中大颗粒再回到研磨机重新研磨,细粉送到细粉再造粒加工,成品经称量包装后送采油厂使用。由于受其工艺的限制,除了90%的产品为粒径达到要求的晶体状颗粒外,仍有大约10%的产品是粒径小于0.2mm的细粉,而这些细粉由于粒度指标不合格在油田上不可用而变成了废品,另外,这种合格的晶体状颗粒溶解时间为2个小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了一种聚丙烯酰胺细粉再造粒的 方法。
本发明聚丙烯酰胺细粉再造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向造粒罐内通入蒸汽,使罐体温度不低于80℃;
b、通过引风,使罐内压力达到-0.3~-0.6MPa;
c、将原料聚丙酰胺细粉倒入造粒物料仓内;
d、喷射温度为80~90℃雾化水至造粒罐内,持续喷雾至物料检测其粒度分布为0.2-1.00mm达到≥95%为止;
e、维持温度50~60℃进行干燥10~20分,即制得聚丙酰胺成品。
本发明的聚丙烯酰胺细粉再造粒工艺是采用流化沸腾干燥一步法造粒技术。它主要是以水作为粘合剂,以聚合物固体细粉为核心,使聚合物细粉在水的雾状气氛中流化,并使细粉在润湿颗粒表面凝集和长大。
本发明的微粒聚丙烯酰胺再造粒的方法,解决将不合格的产品变为合格的产品在油田上得以应用这一问题,不仅使得产品粒径不合格的问题得以解决,而且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溶解性能,其溶解时间为半个小时左右,溶解时间较原产品提前1.5小时。该技术的研究成功和该产品的出现,不仅避免了化工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为产品在油田的应用带来了优势并开辟了新的应用途径,如由于产品的溶解时间大大缩短使得油田少花很多钱建立溶解熟化罐,另外,也解决了在海上由于采油平台小所带来的建聚合物溶解站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聚丙烯酰胺细粉再造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向造粒罐内通入蒸汽,使罐体温度不低于80℃;
b、通过引风,使罐内压力达到-0.3~-0.6MPa;
c、将原料聚丙酰胺细粉倒入造粒物料仓内;
d、喷射温度为80~90℃雾化水至造粒罐内,持续喷雾至物料检测其粒度分布为0.2-1.00mm达到≥95%为止;
e、维持温度50~60℃进行干燥10~20分,即制得聚丙酰胺成品。
实施例2
本发明的聚丙烯酰胺细粉再造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向造粒罐内通入蒸汽,使罐体温度达到90℃;
b、通过引风,使罐内压力达到-0.4~-0.5MPa;
c、将粒径小于0.2mm的原料聚丙酰胺细粉倒入造粒物料仓内;
d、喷射温度为82~86℃雾化水至造粒罐内,持续喷雾至物料检测其粒度分布为0.2-1.00mm达到≥95%为止;
e、维持温度55℃进行干燥15分,即制得聚丙酰胺成品。
本发明的聚丙烯酰胺的再造粒的方法采用FL-500型流化沸腾再造粒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将聚合物细粒投入流化床内,冷空气经过滤后进入加热器,经加热器加热至进风所需温度后进入流化床,在引风拉动下细粉在床内呈流化状态。再造粒使用的粘结剂由输液泵送入双流体雾化器,经雾化后喷向流化的细粉,细粉之间相互架桥逐渐聚集成所要求的颗粒,水分挥发后由排风机带出流化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金刚,未经牛金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90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