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台型复合材料件与金属件定位粘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26834.9 | 申请日: | 2008-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8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 发明(设计)人: | 马蕾;王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C09J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安 丽 |
| 地址: | 1000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台 复合材料 金属件 定位 工艺 | ||
1、圆台型复合材料件与金属件定位粘接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列步骤实现:
第一步,改造定位粘接所用的数控压机,
数控压机包括数控显示屏(11)、底座(12)、光栅(13)、立柱(14)、压板(15),数控显示屏(11)与光栅(13)通过数据线连接,光栅(13)安装在立柱(14)上,立柱(14)固定在底座(12)上,立柱(14)与压板(15)之间机械连接;
第二步,准备定位粘接用的圆台型复合材料件和圆台型金属件,
其中圆台型金属件上表面上有I、II、III、IV四个象限线,圆台型复合材料件有一个从内表面引出的I象限线,其外锥面上均匀分布有四个方形突起;
第三步,根据圆台型金属件的底端尺寸制作锁紧定位工装,
锁紧定位工装包括底座(31)、立柱(32)、压盘(33)、锁紧螺母(34)、起吊螺耳(35)、压环(36),立柱(32)固定在安装底座(31)上,并与压盘(33)机械连接,锁紧螺母(34)安装在立柱(32)上,起吊螺耳(35)安装在压盘(33),压环(36)与压盘(33)可拆卸连接;
第四步,将圆台型金属件安装到锁紧定位工装的底座(31)上;
第五步,将圆台型复合材料件放到圆台型金属件上,圆台型复合材料件象限线I与圆台型金属件象限线I对准定位,拧紧到锁紧定位工装的锁紧螺母(34);
第六步,通过锁紧定位工装的起吊螺耳(35)将第五步所述的安装了圆台型复合材料件和圆台型金属件的锁紧定位工装吊到数控压机上进行试套,确定正式套装时的工艺参数,即光栅记录的圆台型复合材料件位置;
第七步,将圆台型复合材料件从圆台型金属件上卸下,在圆台型复合材料件的内表面和圆台型金属件的外表面均匀涂一层胶粘剂,将涂胶后的圆台型复合材料件按第五步放到圆台型金属件上;
第八步,通过锁紧定位工装的起吊螺耳(35)将第七步所述的安装了涂胶的圆台型复合材料件和圆台型金属件的锁紧定位工装吊到数控压机上,数控压机根据第六步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正式套装;
第九步,通过锁紧定位工装的起吊螺耳(35)将第八步套装好的圆台型复合材料件和圆台型金属件的锁紧定位工装吊到固化炉中加温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台型复合材料件与金属件定位粘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步试套步骤,
A、将安装了圆台型复合材料件和圆台型金属件的锁紧定位工装放到数控压机的底座(12)上;
B、数控压机的压板(15)压在锁紧定位工装的压环(36)上;
C、确定试套时数控压机的参数,即套装力σ和数控压机速率γ,
其中σ取5~15Kn,γ取0.4~0.5mm/min;
D、依据本权利要求步骤C确定的参数,数控压机压板(15)向下行进,压紧锁紧定位工装的压环(36)带动圆台型复合材料件一起向下行进一定的位移量;
E、测量圆台型复合材料件的方形突起上沿到圆台型金属件底端的距离及圆台型复合材料件和圆台型金属件之间的间隙;
F、待测量的所述步骤E中圆台型复合材料件的方形突起上沿到圆台型金属件底端的距离符合要求后,数控机床的光栅(13)记录下圆台型复合材料件位置,即正式套装时的工艺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台型复合材料件与金属件定位粘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步正式套装步骤,
A、将安装有涂胶后圆台型复合材料件和圆台型金属件的锁紧定位工装放到数控压机的底座(12)上;
B、数控压机的压板(15)压在锁紧定位工装的压环(36)上;
C、根据公式σ=η·γ确定正式套装时数控压机的参数,
其中η为胶粘剂的粘度,γ取0.15~0.2mm/min;
D、依据本权利要求步骤C确定的参数,数控压机压板(15)向下行进,压紧锁紧定位工装的压环(36)带动圆台型复合材料件一起向下行进,待行进到试套时光栅(13)记录的位置时,数控压机停止运行,正式套装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台型复合材料件与金属件定位粘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台型复合材料件的方形突起上沿到圆台型金属件底端的距离为688.4mm,误差范围±0.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未经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68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钢卷取机的安装找正方法
- 下一篇:应用竹质桨叶的风力发电机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