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品编码解析方法和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22170.9 | 申请日: | 2008-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4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燕滨;刘晓冬;张成海;罗秋科;李素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 地址: | 100029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编码 解析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码解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物品编码解析方法和系统。属于自动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物品通常指各种有形的物理实体与无形的服务产品,物品编码是按一定规则对物品赋予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处理的代码,物品编码解析指通过对编码进行相关处理来获取物品属性及相关信息或物品编码自身相关信息的过程。利用自动识别载体,如条码、射频标签,可以代替人工干预,实现自动识别。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必然,信息技术朝着公共网络、公共载体以及编码互通兼容的方向发展。现有的编码系统是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孤岛,由于各个编码系统的编码规则的不统一,使得系统间信息交流没有得到有效的共享,例如在不同国家之间,中国的物品编码在美国不能正确解析,美国的物品编码在中国也不能正确解析;同一国家内部的不同行业之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邮政系统对往来的信件、包裹等流通物品采用邮政系统下的编码规则,同时建立邮政的物品编码信息库;海关系统则对进出口商品采用海关系统下的编码规则,并建立海关的物品编码信息库,邮政系统的物品编码不能在海关的编码解析系统正确解析,海关系统的物品编码也不能在邮政的编码解析系统正确解析。
同时,现有的物品编码识读器与大多与计算机相连,位置固定,无法移动或移动不方便,解析得到的物品属性信息一般要通过与编码识读器相连的计算机才能查看,当普通用户需要查询流通物品的属性信息时,需要将物品编码人工输入或者拿到固定的编码读取器前扫描物品编码,才能获取物品属性信息,不能随时随地方便获取物品属性信息,也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等资源。
因此,现有的物品编码解析系统存在物品编码解析资源共享不充分,编码解析过程复杂,且普通用户不能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获取所需的物品编码信息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具有拍摄功能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作为读取器读取物品编码信息,查询物品的属性信息,通过在编码系统间的交互查询,以实现编码系统的资源共享,解决需要将物品编码拿到识读器前扫描才能获取物品编的问题,实现用户随时随地方便获取物品属性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物品编码解析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物品编码解析请求,所述物品编码解析请求中携带物品编码和移动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物品编码中携带的物品编码系统标识,在所述物品编码系统标识对应的物品编码系统中解析所述物品编码;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标识,将解析结果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物品编码解析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移动通讯网络和至少两个处于同层的物品编码解析服务器,其中所述移动通讯网络至少与一个所述物品编码解析服务器相连,所述处于同层的物品编码解析服务器两两相连,每个物品编码解析服务器对应一个物品编码系统标识;
所述物品编码解析服务器,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物品编码解析请求,所述物品编码解析请求中携带物品编码和移动终端标识;第一解析模块,与第一接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物品编码中携带的物品编码系统标识,在所述物品编码系统标识对应的物品编码系统中解析所述物品编码;第一发送模块,与第一解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标识,将解析结果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本发明物品编码解析方法和系统,通过对移动终端发送的物品编码进行判断并解析,获取物品编码解析结果,并将该解析结果返回移动终端,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方便获取想要了解的物品的属性信息,实现了编码网络与移动通讯网络之间的互联与通讯,充分利用了不同编码系统的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物品编码解析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物品编码解析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物品编码解析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物品编码解析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物品编码解析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物品编码解析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物品编码解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物品编码解析请求,所述物品编码解析请求中携带物品编码和移动终端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未经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21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棉杆栽培毛木耳的方法
- 下一篇:使用α病毒复制子颗粒进行粘膜和全身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