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板卡匣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3630.1 | 申请日: | 200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4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48 | 分类号: | B65D85/48;B65D6/08;B65D25/10;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基板卡匣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可减少基板卡匣结构搬运过程中受到损伤的情形的基板卡匣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各家液晶显示器(LCD)业者,莫不以发展下一世代面板生产线为其主要目标。目前平面显示器所使用的基板材料主要以玻璃基板为主,尺寸愈大的玻璃基板代表可以为业者带来高产能、低成本及大尺寸面板显示器等产业效益。但大型基板同时亦会对量产技术及设备带来许多困难,例如基板的储放或搬运即是一项令业者头痛的技术瓶颈。
基板的搬运方式例如可盛装基板于大型基板卡匣(Cassette)内,再利用自动导引载具(AGV)和起重机于循环路线中运输卡匣,以搬运基板,并利用基板插入机(Panel Inserter;PI)或机械手臂来取放基板。然而,在基板的搬运过程中,为了缩短搬运时间和提高产能,运输基板卡匣的速度日益加快,因而容易导致基板在卡匣内发生左右偏移的情形,尤其是在高速起重机的搬运过程,因此造成基板有破片的风险,或者,当基板插入机取放基板时,可能造成刮伤基板的情形,使得整体制程良率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是在于提供一种基板卡匣结构,借以减少基板在搬运过程中的偏移情形,避免基板破片或刮伤。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是在于提供一种基板卡匣结构,借以个别更换后支撑架的后支撑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基板卡匣结构至少包含有框体、多个侧支撑结构及后支撑架。框体具有置入口,用以供基板由置入口来进行取放。多个侧支撑结构是设置于框体的相对两侧,用以承载基板,其中此些侧支撑结构的至少一者设有至少一止滑部,而止滑部的摩擦系数是实质大于此些侧支撑结构的摩擦系数。后支撑架是设置于框体的一侧,并相对于置入口,用以支撑基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基板卡匣结构的后支撑架设有多个后支撑结构,而每一此些后支撑结构允许相对于后支撑架来进行组装拆卸。
因此,本发明的基板卡匣结构可防止基板在搬运过程中的偏移情形,进而减少发生基板破片或刮伤的情形,提升基板搬运速度、产能及制程良率。另外,本发明的基板卡匣结构的后支撑结构可允许组装拆卸,因而方便进行个别更换,避免不必要的人力和成本耗费。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基板卡匣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基板卡匣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基板卡匣结构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4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基板卡匣结构的后支撑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基板卡匣结构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6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基板卡匣结构的后支撑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基板卡匣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基板卡匣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基板卡匣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10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基板卡匣结构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基板卡匣结构 110:框体
111:容置空间 112:置入口
120:侧支撑结构 121:防护层
122、122a、122c、122d:止滑部
130:后支撑架
131、131b:后支撑结构 132:防护层
133:止滑部 140:分隔支撑架
141:支撑结构 200: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本说明书将特举出一系列实施例来加以说明。但值得注意的是,此些实施例只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3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