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点成形模具的复合冲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2276.0 | 申请日: | 200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成形 模具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点位成形模具的多点成形模具的复合冲头。尤其适用在大型的多点成型钣金模具上,利用这种冲头结构可快速的组成不同形面曲面的板金蒙皮拉伸模具。
背景技术
通常在点位成形中使用的模具,其冲头杆一般都是采用整体的冲头杆结构做为支撑体,其上端头部为球面形状,依靠冲头杆密集排列形成曲面,冲头杆的杆身采用整体的合金钢精加工制成,其冲头杆的顶端球面在使用中磨损是相当快的,一旦冲头球头表面磨损,就需要更换整个冲头杆,由于冲头杆的材料是合金钢制作的,这种钢制冲头杆的整体重量为5~6千克,安装形式又是多点密集排列的,因此更换起来尤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头杆头部可方便更换的多点成型模具的复合冲头。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复合冲头由冲头杆和球头两部分组成,冲头杆的截面为正方形,冲头杆四边的外平面上开有轴向通槽,冲头杆的轴心为一贯通孔,贯通孔的两端为两个台阶孔,冲头杆下端的台阶孔内为螺纹套,螺纹套内旋入支撑螺杆,冲头杆下端面上一侧,开有两个小孔,冲头杆上端的台阶孔与球头相接;球头的外缘为与冲头杆相同的四个平面,球头的一个端面为半球面,另一个端面为平面,球头平面的中心有与冲头杆台阶孔相对应的空心轴,在空心轴两侧,球头平面的对角线上设置两个销钉,球头平面的空心轴两侧各开一个凹槽。球头由金属材料制作,其半球面的外表面由工程塑料包裹。冲头杆主体采用铝合金料制成,其下端的台阶孔内嵌入铜合金螺纹套。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效果,本发明将冲头杆分为两部分制造,其冲头的球头可随时更换,并且在冲头杆底面上安装一丝杠丝母机构,使得冲头杆本体可重复使用,满足了快速更换冲头杆要求。采用此结构的冲头杆,如果冲头下端的螺杆调整距离不够时,可根据需要在上端对冲头杆接长,冲头的球头采用金属外包裹工程塑料制作,使冲头较合金钢制冲头具有重量轻、冲头一致性好等特点,冲头杆采用铝合金的轻金属材料,自身质量轻,降低了其移动惯量,将使驱动冲头杆向上移动的力矩减轻。单个冲头杆整体重量为1.5千克,加工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表面经过硬质氧化处理,表面耐磨损防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球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球头结构的底向视图;
图4是球头结构的剖面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冲头杆剖视图;
图6是冲头杆顶面A向视图;
图7是冲头杆的底面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复合冲头由冲头杆1和球头2两部分组成,冲头杆1的截面为正方形,冲头杆1四边的外缘开有轴向通槽3,冲头杆1的轴心为一贯通孔4,贯通孔的两端为台阶孔,冲头杆1一端的台阶孔5内嵌入螺纹套6,螺纹套6内旋入支撑螺杆7,螺纹套6的外平面上开有两个安装感应磁钢的小孔8和9,另一端与球头2相接;球头2的外缘为与冲头杆相同的四个平面,球头2的一个端面为半球面10,另一个端面为平面11,平面11的中心有与冲头杆1台阶孔12相对应的空心轴13,空心轴13的两侧对角平面上设置两个销钉14和15,空心轴13两侧的平面上各开一个凹槽16和17。球头2由金属材料制作,其半球面10的外表面由塑料18包裹。冲头杆1主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台阶孔5内嵌入铜合金螺纹套。
冲头杆1主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截面为正方形,外形四面上均开有通长槽3,在冲头杆1的中心贯穿有一通孔4,两端是台阶孔5和12。
冲头杆1的上端安装有一个可拆卸的球头2,球头2是通过下端的空心轴13装在冲头杆1的上端台阶孔11内,在球头2与冲头杆1端面接触面上有两个销钉14和15定位,销钉14和15在冲头杆1截面对角布置,与球头2连接销住定位,防止球头2的转动。
球头2表面是用一层塑料18,塑料18包裹在一个金属芯19外,并且在两侧底面上开有凹槽16和17,内部的金属芯19作成蘑菇头的形状。
冲头杆1底部的台阶孔5内装一螺纹套6,螺纹套6外径与冲头杆1的台阶孔5采用紧密的过盈配合。螺纹套6的材料是用铜合金制作的。与螺纹套6配合的是一支撑螺杆7。支撑螺杆7可旋入到冲头杆1中心的孔内。
冲头杆1的下端面上开有两个小孔8和9,小孔8和9内装有圆形的霍尔元件感应磁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2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