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色彩转换方法和配置文件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0009.X | 申请日: | 2004-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5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岛田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1/60 | 分类号: | H04N1/6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彩 转换 方法 配置文件 生成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4年2月4日、申请号为200480003675.6、发明名称为“色彩转换方法和配置文件生成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用于将输入单色信号转换成图像输出设备的色彩信号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字照相机的普及,数字彩色图像的使用急剧增长。用于令人满意地打印这些图像的照片打印技术已被广泛地开发出来。另一方面,在卤化银照片领域内,使用老式照相机拍摄单色照片曾经是普遍的。不同于彩色照片,单色照片通过细微的风味和表达力来表达物体的纹理,并且用作不同于彩色照片的表达手段。相比于彩色照片,数字单色图像目前不那么普遍。然而,如果数字照相机在将来用作相同于单色照片的表达手段,则预期数字单色图像的使用将扩大。
一般而言,通过使用黑色剂(油墨或色粉)形成图像来打印单色图像。然而,当单独使用黑色剂形成图像时,黑色剂的色彩特性实际上确定了打印图像的色泽(tincture)。因此,不能控制打印图像的色泽以便以期望方式再现。
除了黑色(以下被缩写为K)之外,单色图像也经常使用诸如青色(以下被缩写为C)、品红色(以下被缩写为M)、黄色(以下被缩写为Y)等的色剂,由所谓的“复合黑色”形成。在这些情况下,通过以适当的比率组合色剂,可以以期望方式再现单色图像的色泽。另外,通过改变所组合的色剂的比率,可以调整色泽。
此外,当使用彩色打印机来打印单色图像时,除非打印机具有特殊的调整功能,否则不能调整色泽。因此,当以期望色泽输出单色图像时,将图像数据转换成要被调整的R、G和B颜色分量信号。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当通过调整色剂量或颜色分量信号值调整色泽时,由于调整量和打印颜色之间的关系不总是恒定的,因此经常获得不期望的调整结果。某些调整还可能在特定灰度级失去色泽平衡,并且色泽可能不相称地出现。例如,当要通过增大Y色剂量或者减小B信号值来增强黄色调时,中间亮度的色泽几乎没有改变,而可能形成具有过黄高亮部分的图像。此外,某些调整可能经常改变图像的明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前述问题而提出的,并且其目的是生成用来以用户选择的色泽打印单色图像而无任何色彩偏差的配置文件(profile)。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将单色图像数据转换成彩色图像数据,其中当由指定的图像输出设备打印单色图像数据时,可以以期望色泽打印该彩色图像数据,而不会产生色彩偏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色彩转换方法,其用于将输入单色信号转换成预定色彩空间上的色彩信号,该方法包括:设置步骤,将用来调整输入单色信号的色泽调整值设成用户的期望色泽;获取步骤,获取取决于图像输出设备和记录介质的色彩再现特性;第一转换步骤,使用在获取步骤中获取的色彩再现特性,将输入单色信号转换成第一色彩信号;第二转换步骤,使用在设置步骤中设置的色泽调整值和在获取步骤中获取的色彩再现特性,将在第一转换步骤中转换的第一色彩信号转换成第二色彩信号;第三转换步骤,将在第二转换步骤中转换的第二色彩信号转换成第三色彩信号;以及输出步骤,根据在第三转换步骤中转换的第三色彩信号和在第一转换步骤中转换的第一色彩信号,形成并输出该色彩空间上的色彩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文件生成方法,其用于生成存储了单色信号与预定色彩空间上的色彩信号之间的关系的配置文件,该方法包括:设置步骤,将用来调整输入单色信号的色泽调整值设成用户的期望色泽;获取步骤,获取取决于图像输出设备和记录介质的色彩再现特性;生成步骤,生成离散的单色信号;第一转换步骤,使用在获取步骤中获取的色彩再现特性,将在生成步骤中生成的单色信号转换成第一色彩信号;第二转换步骤,使用在设置步骤中设置的色泽调整值和在获取步骤中获取的色彩再现特性,将在第一转换步骤中转换的第一色彩信号转换成第二色彩信号;第三转换步骤,将在第二转换步骤中转换的第二色彩信号转换成第三色彩信号;以及配置文件生成步骤,根据在第三转换步骤中转换的第三色彩信号和在第一转换步骤中转换的第一色彩信号,生成配置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0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