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低压电器的显示与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8027.4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2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其一;黄世泽;郑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06 | 分类号: | G09G3/06;G06F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璧华;金碎平 |
地址: | 325604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压电器 显示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与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低压电器的显示与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发展,低压电器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目前的新一代低压电器功能非常多,不但具有传统的保护功能、控制功能,还能实现一些参数的测量整定功能。在现场使用时,操作人员不但要对低压电器的多个参数进行测量,同时还需要对现场参量进行测量、检查记录。因此在新一代低压电器的设计中,人机接口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人机接口从功能上可以分为显示部分和控制部分:显示部分可通过发光二极管、数码管、液晶屏幕等实现;控制部分大都通过按键来实现。从结构上也分为两种型式:一种型式是与显示与控制装置与低压电器本体设计在一起,不可分开,这种安装方式当安装在成套柜子中的时候,操作人员必须打开柜门才能进行操作;另一种型式是显示与控制装置与低压电器本体分开,两者之间通过连接线进行连接,这种安装方式当低压电器单独使用时,必须专门为显示与控制装置设计安装。而在实际应用中,低压电器的应用场合较为广泛,同一中种低压电器现场的安装方式也各不相同,现有技术很难满足现场的多样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低压电器的显示与控制装置,该装置具有数码管显示和按键控制功能,能够与控制与保护装置一起通过数码管显示低压电器的各种运行参数,并能够通过按键对控制与保护装置进行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显示与控制装置包括显示电路、按键电路以及接口。1)、所述的显示电路,包括两片74HC595芯片,一片四位联体数码管、四个发光二极管。单片机信号通过I/O口将信号送到74HC595芯片,由74HC595芯片驱动数码管显示及发光二极管发光,显示控制与保护装置的相关信息;2)、所述的按键电路,包括四个按键。其信号传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四个按键以数字量将信号通过接口送入控制与保护装置的单片机;另一种是四个按键以模拟量将信号通过接口送入控制与保护装置的单片机的A/D接口。按键电路通过四个按键来实现对控制与保护装置的控制功能;3)、所述的接口电路,包括一个焊接在PCB电路板上的接口器件,如母DB9插头。显示电路和按键电路通过该接口与控制与保护装置相连。该接口可以与控制与保护装置的接口,如公DB9插头相连;也可以通过连接线,如DB9连接线,将显示与控制装置与控制与保护装置相连。
所述的显示与控制模块,其按键表面有翻盖设计,在不使用时,防止按键误动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种显示与控制装置,通过简单的电路实现了控制与保护装置的显示功能和控制功能,采用元器件较少,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同时该装置可以直接通过接口与控制与保护装置相连,也可以安装在面板上,通过连接线与控制与保护装置相连,满足于现场各种安装方式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比较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显示与控制装置的显示电路;
图2为本发明的显示与控制装置的按键电路;
图3为本发明的显示与控制装置的A/D按键电路;
图4为本发明的显示与控制装置的接口;
图5为本发明的显示与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显示与控制装置的一体化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显示与控制装置的独立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这是本发明显示与控制装置的显示电路。
如图所示,显示电路包括两片74HC595芯片,一片四位联体数码管、四个发光二极管。控制与保护装置的单片机的I/O口(MCU-I/O-1、MCU-I/O-2、MCU-I/O-3)分别与第一片74HC595(IC1.1)的11、12、14脚相连,第一片74HC595(IC1.1)的并行输出口Q0-Q7分别与数码管(LE1.5)的8段信号相连;第二片74HC595(IC1.2)的第14脚与IC1.1的第9脚相连,IC1.2的第11、12脚分别与IC1.1的第11、12脚相连;IC1.2的输出信号Q0-Q3与数码管(LE1.5)的片选信号相连;IC1.2的输出信号(Q4-Q8)与发光二极管LE1.1、LE1.2、LE1.3、LE1.4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80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