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空气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4537.4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杜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震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A61L9/00;A01G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 玮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空气 净化系统 净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室内的利用生物净化作用的生态空气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种类很多,其净化技术一般采用活性炭、负离子、臭氧、光催化、高压静电、高压过滤等几种。主要存在功能单一、净化效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并且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等缺点。此外使用静电除尘还会产生强磁波二次污染,对家电等造成干扰。
众所周知一些植物叶片本身可以吸收空气中有害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甲醛、苯、氨气等等,但是大家往往不知道有着强大吸附能力的并不只是这些植物的叶片而是其根系及附近的土壤,而且其将这些有害物质转化利用的能力更是叶面无法相比的。另外,现在家居养植植物的方式非常的随意,不能根据植物的情况调节植物营养素也局限了植物本身发挥净化能力。
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整株植物的能力,可以大大改善植物处理有毒物质的能力,从而改变人们对植物的净化空气效率偏低的印象。提供一种净化效率高、维护简便的生态空气净化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化效率高、污染少、维护方便的生态空气净化装置,以充分发挥植物的空气净化能力,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态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箱体、出风口和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植物体,所述箱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室、外室和营养液存储器,所述营养液存储器固定于内室上部,所述内室设置植物栽培媒体,所述植物体根部固定于植物栽培媒体内;所述外室为设置于内室外的空气流通通道,其包括流通室、杀菌室和排风室,所述流通室为内室侧壁外的一侧空腔,流通室与内室之间设有通气孔,所述杀菌室为内室下部的空腔,所述杀菌室与流通室下部相通,所述排风室为与流通室相对的侧面空腔,其内设置风扇,出风口开设在排风室侧壁。
更进一步,所述植物栽培媒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过滤培养土、空气过滤层、下层根系固定培养土。空气过滤层根据过滤空气成分和植株种类的不同可能为单层或多层。
本发明同时公布了采用上述生态空气净化系统净化空气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外界空气经透光罩上透气孔进入透光罩内上部空间,并形成涡流;根据空气情况,透光罩可拆卸。
(2)经过植物体叶片净化的空气进入上层过滤培养土过滤灰尘杂质;
(3)与植物根系及附近的土壤过滤的空气进入流通室空腔;
(4)经过杀菌室进一步杀菌过滤;
(5)最终净化的空气由风扇经出风口吹出。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不仅可以利用植物的叶片部分进行空气净化,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整株植物的能力,可以大大改善植物处理有毒物质的能力,从而改变人们对植物的净化空气效率偏低的印象。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营养液存储器,只需简单维护,即可对植物体进行培养,加强了植物持续吸收的能力强的特点。本发明独特的净化方式使其未来的可发展方向非常的多样。
和传统化学药品的空气净化方式相比,本发明生态空气净化系统有如下优势:
a.作用时效长:只要植物存活就有净化功效,美化环境
b.环保,生产过程、净化过程基本无废物;
c.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d.维护方便;
和机械、电子式的空气净化方式相比:
a.效果稳定;
b.能耗低,净化过程基本不耗能;
c.净化过程中的附加效应比较丰富,可以加湿、增氧。
和现有的一些植物净化方式相比:
a.净化效率高,充分利用整株植物优势;
b.管理方便,简单的添加营养物质就可持续存活;
c.不外露土壤,干净整洁,方便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营养液存储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净化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震,未经杜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4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