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型有载分接开关所使用的真空泡切换芯子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3857.8 | 申请日: | 200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2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肖日明;肖毅;肖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明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华明高压电气开关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华明高压电气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9/04 | 分类号: | H01F29/04;H01H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3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有载分接 开关 使用 空泡 切换 芯子 | ||
1.M型有载分接开关所使用的真空泡切换芯子,其特征在于,该真空泡切换芯子无需改变切换开关油室而可以与现有的M型有载分接开关的切换芯子互换;该真空泡切换芯子包含真空泡过渡切换组件和主通流部分,主通流部分中的上、下两组三相羊角触头并在一起放在真空泡过渡切换组件的下部;使主触头位置不变;
还包括上、下安装板,所述上、下安装板仍然通过支柱串接安装在切换开关绝缘筒的底部,组成圆筒形的3块弧形板仍然按照原来的位置安装在上、下安装板上,所述真空泡过渡切换组件位于上、下安装板之间;两对与现有的子弹触头结构相同的子弹触头,在弧形板上的安装位置比原安装位置低,通过软连接与对应的主触头连接,以适应改变后的羊角触头的安装位置,同时使主触头位置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型有载分接开关所使用的真空泡切换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泡过渡切换组件包括三相真空泡过渡切换单元和驱动三相真空泡过渡切换单元动作的凸轮,三相真空泡过渡切换单元成圆周分布;每一相真空泡过渡切换单元的上端并接后与对应的中性点触头电连接,而每一相真空泡过渡切换单元的下端与对应的过渡电阻连接;所述主通流部分中的上、下两组三相羊角触头和真空泡过渡切换组件中的凸轮通过传动中心轴带动而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型有载分接开关所使用的真空泡切换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为双导轨凸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型有载分接开关所使用的真空泡切换芯子,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安装板上用于安装每一个真空泡的位置设置有凹坑,以容纳每一个真空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型有载分接开关所使用的真空泡切换芯子,其特征在于,每一相真空泡过渡切换单元中的每一个真空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传动中心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且三相真空泡过渡切换单元以传动中心轴的中心轴线为圆心均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型有载分接开关所使用的真空泡切换芯子,其特征在于,每一相真空泡过渡切换单元包含4个真空泡,其中有 2个真空泡起过渡作用,另外2个真空泡起主通断作用;在每一个真空泡下端的推杆上铰链有一杠杆,杠杆的支点铰链于一U形支架上,所述U形支架安装在下安装板上,在所述杠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一碰轮;在所述双导轨凸轮的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圆周轨道和第二圆周轨道,其中第一圆周轨道分成三段,分别驱动三相真空泡过渡切换组件中起过渡作用的真空泡动作;第二圆周轨道也分成三段,分别驱动三相真空泡过渡切换组件中起主通断作用的真空泡动作,第二圆周轨道的直径大于第一圆周轨道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型有载分接开关所使用的真空泡切换芯子,其特征在于,每一相真空泡过渡切换单元包含2个真空泡,其中有1个真空泡起过渡作用,另外1个真空泡起主通断作用;在每一个真空泡下端的推杆上铰链有一杠杆,杠杆的支点铰链于一U形支架上,所述U形支架安装在下安装板上,在所述杠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一碰轮;在所述双导轨凸轮的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圆周轨道和第二圆周轨道,其中第一圆周轨道分成三段,分别驱动三相真空泡过渡切换组件中起过渡作用的真空泡动作;第二圆周轨道也分成三段,分别驱动三相真空泡过渡切换组件中起主通断作用的真空泡动作,第二圆周轨道的直径大于第一圆周轨道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型有载分接开关所使用的真空泡切换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导轨凸轮可以分块制造,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型有载分接开关所使用的真空泡切换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导轨凸轮为一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明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华明高压电气开关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华明高压电气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明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华明高压电气开关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华明高压电气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38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可用性工业以太网冗余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组呼话权处理方法、通讯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