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坍塌超深竖井人工掘进修复新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6979.9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7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颜克诚;占仲国;邱进锋;陈哲俊;詹建华;万凯军;魏帮明;桂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武勘岩土基础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5/11 | 分类号: | E21D5/11;E21D5/12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8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坍塌 竖井 人工 掘进 修复 新工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勘探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坍塌超深竖井人工掘进修复新工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矿山常采用竖井+平硐的矿山运输方法,这种方法快捷、经济、运输风险小。在竖井勘探、设计过程中,往往慎之又慎,一般选择较好的地层。在大口径竖井使用中,产生坍塌阻塞,数量更是罕见。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在目前各项技术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建设单位为了降低项目投资,以及后期运营成本,还是会在一些地质条件相对较差的位置选址、建井,加上后期的不合理使用等各种负面因素,这些都为竖井坍塌破损提供了条件。因此,进行大口径竖井修复加固的施工工法研究更显重要。目前,该项技术在国内仅处于初步阶段,有些建设单位在矿井坍塌以后,不得已痛定思痛,重新选址建井,矿井设备搬迁或更新,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操作简单、安全、高效、施工周期短的坍塌超深竖井人工掘进修复新工法。
本发明坍塌超深竖井人工掘进修复新工法,其步骤如下:
(1)按照设计的直径,挖掘一个1.0~1.4m的深坑;
(2)安装钢模板,模板之间用螺栓拼接,其角钢部分单面满焊,钢模板外侧设置挂筋,浇注C30护壁砼后再掘进第2模;
(3)在第2模开挖尺寸满足要求后,并于护壁砼浇注前,在上一模每块钢模板侧壁内侧焊接至少2根钢筋,其长度L=1150~1500mm,另一端伸入第2模钢模板外侧拟浇注砼护壁处,并浇注C30护壁砼直至第2模钢模板顶口;
(4)上下钢模接缝(h≤400mm)处采用M10浆砌砖做模,内充填C30细石砼;钢模板作为支撑的一部分,不拆除;
(5)接着在上模底端施工均布12根自钻式锚杆L=5000mm,并对其进行压力注浆;
(6)视孔内安全情况如此循环施工10次或更深,即可进行钢护筒安装作业;
(7)分片焊接安装Mn钢护筒(高1800mm,直径3000mm),在Mn钢护筒和钢模板之间加装多根竖钢筋和横钢筋;
(8)安装Mn钢护筒后,及时进行对中作业,误差40mm,并在Mn钢护筒顶部预留一个混凝土浇注口;
(9)浇灌C10砼封底,浇至Mn钢护筒底口上300mm止,浇灌完毕待24小时后方可进行Mn钢护筒内侧泵送压灌混凝土施工;
(10)接泵管至Mn钢护筒顶部开口处,向外泵送压灌混凝土C30,直至灌满;
(11)照此循环施工至设计要求的井深。
本发明坍塌超深竖井人工掘进修复新工法的优点是:采用钢模板+钢筋砼衬砌+锚杆+Mn钢护筒掘进方案,集三位于一体化,不仅保证了施工安全,且在施工进度上效果显著,可以将成功经验部分运用于类似竖井或断层、溶洞、流沙等复杂岩体的工程治理,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工程投资;该项技术在国内仅处于起步阶段,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并提高了井内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保证了竖井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井内修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所示,一种坍塌超深竖井人工掘进修复新工法,其步骤如下:
(1)按照设计的直径,挖掘一个1.0~1.4m的深坑;
(2)安装钢模板,模板之间用螺栓拼接,其角钢部分单面满焊,钢模板外侧设置挂筋,浇注C30护壁砼后再掘进第2模;
(3)在第2模开挖尺寸满足要求后,并于护壁砼浇注前,在上一模每块钢模板侧壁内侧焊接至少2根钢筋,其长度L=1150~1500mm,另一端伸入第2模钢模板外侧拟浇注砼护壁处,并浇注C30护壁砼直至第2模钢模板顶口;
(4)上下钢模接缝(h≤400mm)处采用M10浆砌砖做模,内充填C30细石砼;钢模板作为支撑的一部分,不拆除;
(5)接着在上模底端施工均布12根自钻式锚杆L=5000mm,并对其进行压力注浆;
(6)视孔内安全情况如此循环施工10次或更深,即可进行钢护筒安装作业;
(7)分片焊接安装Mn钢护筒(高1800mm,直径3000mm),在Mn钢护筒和钢模板之间加装多根竖钢筋和横钢筋;
(8)安装Mn钢护筒后,及时进行对中作业,误差40mm,并在Mn钢护筒顶部预留一个混凝土浇注口;
(9)浇灌C10砼封底,浇至Mn钢护筒底口上300mm止,浇灌完毕待24小时后方可进行Mn钢护筒内侧泵送压灌混凝土施工;
(10)接泵管至Mn钢护筒顶部开口处,向外泵送压灌混凝土C30,直至灌满;
(11)照此循环施工至设计要求的井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武勘岩土基础工程公司,未经中冶集团武勘岩土基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69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转子及其齿形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别墅式户型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