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压缩机的线性马达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4856.3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2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萧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H02K1/34;F04B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压缩机 线性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的线性马达。
背景技术
目前中小型、家用的冷冻空调设备,如冰箱或是冷气机等,依旧是以往复式压缩机为大宗,而压缩机内的动力源则是旋转式马达,并再通过曲柄滑块机构、或是凸轮机构将旋转式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以曲柄滑块机构而言,将曲柄的部分由旋转马达带动旋转,而滑块则作为往复式压缩机的活塞部分,若以凸轮机构而言,就是由旋转马达带动凸轮旋转,而凸轮再去推顶活塞使之前后移动。这两种机构均可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但是缺点在于这些机构都有许多的可动元件,无疑增加了成本,而且这些元件本身也多有使用寿命的限制,进而增加了保养的困难。此外,这些可动元件相互之间也有摩擦力产生,而这些摩擦力即会造成能量的耗损,减损了马达所传送的动力,也降低了压缩机的效率。
为了省略掉上述的旋转/直线运动转换机构,有人提出了以线性马达取代旋转马达的构想,如此一来,马达的运动本身就是线性的而不需要另外的机构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由此可见,使用了线性马达之后即可摆脱掉旋转/直线运动转换机构所带来的成本、保养不易、与磨耗的问题。
其中一个已知技术是美国专利6184597号,然而其缺点在于其动子的体积过于庞大。
另一已知技术是美国专利6946754号,其定子的线圈是以动子的运动轴向为圆心而绕线,并且动子是整个放置于定子线圈内,因此其硅钢片是以环绕动子的方式排列,而硅钢片的平面则是平行于动子的运动轴向,又若以平行于动子运动轴向的视线观察定子的硅钢片排列,则可以看到硅钢片是放射状环绕于动子而排列。此技术的缺点在于硅钢片由于是放射状的排列,故而愈朝向定子外侧的各硅钢片之间的空隙就愈大,致使电磁效率的降低。且为了避免各硅钢片之间的空隙不均匀,在排列硅钢片的时候必须更加的注意,或是使用其他的零组件以维持住上述各空隙的均匀,如此反而又使得成本增加。
还有一已知技术是美国专利5945748号,其动子的结构一如上述的US6184597案,体积较庞大,而其定子的结构一如上述的US6946754案是以动子的运动轴向为圆心呈放射状排列,故而也有上述的问题。
由上述各已知技术可知,线性马达的构想是十分理想的,但是各已知技术的解决方案并不完善,故而需要一种新的思维,使线性马达更趋近于完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的线性马达,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的线性马达,其包括一动子,具有一轴心,且该动子的磁力线是与沿该轴心的径向方向平行;以及两个定子,位于该动子旁,每个定子具有二个磁极组合,第一磁极组合含有极性相同的一第一极与一第二极;第二磁极组合含有与第一磁极组合不同极性的一第一极与一第二极;其中该动子的往复运动方向与该轴心的轴向方向平行,且该磁极组合的导磁材料堆叠方向与该轴心的轴向方向平行。
如上所述的线性马达,其中该定子的磁极组合是多个。
如上所述的线性马达,其中该定子的数量为二个或二个以上。
如上所述的线性马达,其中该磁极组合有两个以缠绕线圈成型的磁极,且该二磁极是沿着该轴心的圆周排列,并间隔一百八十度。
如上所述的线性马达,其中有四个该磁极组合,且该四个磁极组合是沿着该轴心的圆周排列,而相邻者间隔九十度。
如上所述的线性马达,其中该定子有两个,各该定子上具有所述的磁极组合是由多个环形导磁片叠合而成。
如上所述的线性马达,其中每个环形导磁片具有多个绕线部,以供导线缠绕而形成所述的第一极与第二极。
如上所述的线性马达,其中两个相邻的绕线部的绕线方向相反。
如上所述的线性马达,其中该动子也具有多个磁极组合,数量与该定子的磁极组合相同,而各该动子的磁极组合依该轴心的圆周设置,且相邻的动子磁极组合的其中之一的磁力线方向若为离心方向,则另一个的磁力线方向则是向心方向。
如上所述的线性马达,其中该动子的磁极组合以永久磁铁制成。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的线性马达,包括一动子,具有一运动方向,并形成有一磁力线,该磁力线垂直于该运动方向;以及一定子,具有一第一绕线组合与一第二绕线组合,并均具有一个绕线部,其中不同组合的相邻的绕线部其磁力线方向相反,且各绕线组合的硅钢片的叠合方向与该运动方向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4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电动机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双面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