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排量压电泵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9846.0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格雷格·迈克尔·派特罗;巴德·奥莱·伯克哈特;詹姆士·威廉·洛克·麦卡勒姆;藤井雄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F04B53/16;F04B5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衷诚宣 |
地址: | 美国密执***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排量 压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更具体地,涉及在高压和低压下均具有最佳流量能力的可变排量 压电泵(variable displacement piezo-electric pump)。
背景技术
典型的液压驱动器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流量需求:高流量以在相对较低的压力下 使离合器进行行程运动,低流量以在高压下控制离合器的容量。具有传统设计的单一 压电泵不能在两种流量条件下最优化。这种泵或具有低流量和高压力能力或具有高流 量和受限的压力能力。压力由压电叠堆可产生的最大力以及泵活塞面积来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涉及可变排量压电泵。该泵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包括:具有界定泵 室的侧壳壁的泵壳,与泵室连通的入口管和出口管,在泵室中跨越侧壳壁的柔性泵膜 片,接合泵膜片的压电叠堆以及在压电叠堆和泵壳的侧壳壁之间提供的膜片支承。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泵。该泵包括具有第一壳壁、第二壳壁和侧壳壁的泵 壳,侧壳壁在所述第一壳壁和所述第二壳壁之间延伸并界定泵壳内部;在所述泵壳内 部跨越所述侧壳壁并界定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的柔性泵膜片;与所述第一泵室连通的 入口阀和出口阀;分别与所述入口阀和所述出口阀连通且从所述泵室伸出的入口管和 出口管;在所述第二泵室内提供并接合所述泵膜片的膜片行程调节机构 (diaphragm-stroking mechanism);以及在所述第二泵室中提供并在所述膜片行程 调节机构和所述泵壳的侧壳壁之间延伸的膜片支承。
在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泵。该泵包括具有界定泵室的侧壳壁的泵壳;与所 述泵室连通的入口管和出口管;柔性膜片,其包括在所述泵室中跨越所述侧壳壁的膜 片和活塞总成;其中所述膜片和活塞总成包括:从所述侧壳壁延伸的外部低压膜片、 从所述外部低压膜片延伸的外部低压活塞、从所述外部低压活塞延伸的高压膜片以及 在所述高压膜片上提供的内部高压活塞;接合所述高压膜片的膜片行程调节机构;以 及在所述膜片行程调节机构和所述泵壳的侧壳壁之间提供的膜片支承。
附图说明
图1是连续膜片压电可变排量泵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中等压力 (neutral-pressure)配置下的泵的膜片组件。
图2是连续膜片压电可变排量泵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低压高流量配置下的泵的膜 片。
图3是连续膜片压电可变排量泵的示意图,其中示出高压低流量配置下的泵的膜 片。
图4是可变排量压电膜片泵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中等压力配置下的泵的膜片和活 塞总成。
图5是可变排量压电膜片泵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低压高流量配置下的泵的膜片和 活塞总成。
图6是可变排量压电膜片泵的示意图,其中示出高压低流量配置下的泵的膜片和 活塞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附图的图1至图3,连续膜片压电可变排量泵,以下称为泵,其示例的 实施例大体上以附图标记1指示。如图1所示,泵1包括泵壳2,泵壳2可包括第一 壳壁2a,第二壳壁2b和在第一壳壁2a和第二壳壁2b之间延伸的侧壳壁2c。泵壳2 可大体上为圆柱形或可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替代形状并具有泵壳内部3。
柔性或者弹性泵膜片4跨越侧壳壁2c并将泵壳内部3分成第一泵室3a和第二泵 室3b。泵膜片4可为圆形并包括外膜片部分4a和内膜片部分4b。可在泵壳内部3的 第一泵室3a中的内膜片部分4b上提供可为圆盘状的膜片加强件(stiffener)/固定 件(retainer)5。在一些实施例中,泵膜片4可具有锥形厚度以促进第一泵室3a中 工作流体32的排量变化。这可以考虑从第二泵室3b中移出支承18。
入口阀9与第一泵室3a连通,其中入口阀9可为例如吸入止回阀。例如,如图 所示,入口阀9可延伸通过第一壳壁2a;替代地,入口阀9可延伸通过侧壳壁2c。 入口吸入管8与入口阀9连通并从泵壳2中伸出。如图所示,出口止回阀13与第一 泵室3a连通并可延伸通过第一壳壁2a,或延伸通过侧壳壁2c。高压出口管12与出 口止回阀13连通并从泵壳2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98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