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声链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9097.1 | 申请日: | 200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7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园田胜敏;森本孝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
主分类号: | F16G13/04 | 分类号: | F16G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汽车、机床等的动力传输机构和输送机构等装置中 的无声链,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通过将其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曲轴和凸轮 轴之间的动力传输来降低链轮啮合时发生的噪音并且提高链条寿命的 构造的无声链。
背景技术
以往,无声连通过连结销在链条长度方向交替且弯曲自由地连结引 导链节列和铰接链节列而构成的,其中上述引导链节列由一对引导链片 和多个配置于该一对引导链片之间的引导列链片构成,上述铰接链节列 由多个铰接列链片构成,作为这种无声连人们已知有下述的无声链,即: 以一对啮合部各自的外侧啮合面就位于链轮轮齿上的链片的靠后的连 结销为中心相对转动,链片的靠前的啮合部的内侧啮合面,和该链片后 续的链片的靠前的啮合部的内侧啮合面,分别与链轮轮齿顺次干涉并一 边在链轮轮齿滑动一边传输动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054144号公报(第1页、图1)
然而,上述以往的无声链存在这样的问题,即:虽然无声链利用内 侧啮合面降低在与链轮轮齿啮合时常常发生的滑动声,但并没有充分考 虑到常常在与链轮轮齿开始啮合时发生的冲击声、冲击力,因此无法实 现进一步低噪音化的要求,并且,存在被在与链轮轮齿开始啮合时常常 发生的冲击力集中作用的内侧啮合面发生早期磨损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幅降低常常在与链轮轮齿开始啮合时发 生的冲击声、冲击力来延长链条寿命的无声链。
本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通过下述方案来解决上述的课题。一种无声 链,其通过连结销在链条长度方向交替且弯曲自由地连接引导链节列和铰 接链节列,上述引导链节列由一对引导链片和多个配置于该一对引导链片 之间的引导列链片构成,上述铰接链节列由多个铰接列链片构成,分别形 成于上述引导列链片和铰接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与链轮开始啮合后一边 就位一边传输动力,在上述一对引导链片之间架设啮合销,该啮合销在 形成于上述引导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啮合开始之前与链轮抵接,开口状 变形容许部按照将啮合销的非抵接侧附近包围的方式形成于引导链片, 上述开口状变形容许部吸收并缓和在上述啮合销与链轮抵接时发生的 施加到引导链片的负荷,弯曲状啮合销退让部形成于上述引导列链片的 外侧啮合面侧,上述弯曲状啮合销退让部在上述啮合销与链轮抵接后容 许链轮与引导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抵接,弯曲状变形容许部按照将上述 啮合销的附近包围的方式形成于铰接列链片,上述弯曲状变形容许部吸 收并缓和形成于上述铰接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与链轮抵接时所发生的 施加到铰接列链片的负荷。
并且,本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涉及的无声链的构成 的基础上,通过下述方案来解决上述的课题。上述引导链片、引导列链 片和铰接列链片的链片形状形成为分别在链条长度方向前后对称。
另外,本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涉及的无声链的 构成的基础上,通过下述方案来解决上述的课题。上述引导列链片的啮合 销退让部和铰接列链片的弯曲状变形容许部,按照将上述啮合销包围的方 式以重叠状态设置。
再者,本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3中的任意一项涉及 的无声链的构成的基础上,通过下述方案来解决上述的课题。上述引导链 片的强度比上述引导列链片、铰接列链片的强度相对小。
本发明的无声链,通过连结销在链条长度方向交替且弯曲自由地将引 导链节列和铰接链节列连结,上述引导链节列由一对引导链片和多个配置 于该一对引导链片之间的引导列链片构成,上述铰接链节列由多个铰接列 链片构成,由此,分别形成在引导列链片和铰接列链片上的外侧啮合面能 够与链轮开始啮合后一边就位一边传输动力,并且通过下述特有的构成可 以起到特别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椿本链索,未经株式会社椿本链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90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