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驱动装置、弹簧部件以及该装置和部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6725.0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5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须江猛;樋口大辅;武居勇一;古谷幸男;南泽伸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H02K3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驱动 装置 弹簧 部件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透镜沿光轴方向变位来使被拍物成像的透镜驱动装 置。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利用弹簧部件将具有透镜的移动体以可沿光轴方 向变位的形态支撑的透镜驱动装置、具有板簧状臂部的弹簧部件以及它们的制 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装设有摄像头(camera)的带摄像头手机的普及,使用这种 手机来拍摄各种被拍物的机会在增加。例如,有时对朋友或风景等从摄像头的 透镜离开一定距离的被拍物进行拍摄(通常拍摄)或者对公共汽车的时刻表或 花瓣等与摄像头的透镜接近的位置上的被拍物进行拍摄(低倍拍摄)。
低倍拍摄(macro shooting)时,摄像头的透镜位置需位于比通常拍摄时 的透镜位置稍靠近被拍物侧的位置上。因此,这种拍摄透镜系统包括驱动透镜 沿光轴方向变位的驱动机构,可通过开关的切换来驱动该驱动机构,使透镜沿 着光轴方向移动(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6-22710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披露的摄像装置包括:配置有摄像光学系统的镜筒、具有 可动透镜并相对于镜筒沿光轴方向移动的可动部、使该可动部沿光轴方向移动 的直线致动器、保持可动部的保持部、以及可弹性变形的多个弹簧部。可动部 具有透镜保持件、驱动用线圈和线圈保持件。在这种结构中,通过通电时直线 致动器对驱动用线圈的驱动,能使可动部从无限远侧朝低倍拍摄端侧移动。其 结果是,能使可动部停止在期望的位置上。
在此,驱动用线圈的端部卷绕于在线圈保持件上形成的线圈卷绕用突部。 线圈卷绕用突部在线圈保持件的上下两端部分别朝上方和下方突出形成。在将 驱动用线圈卷绕于线圈卷绕用突部后,为了增强导通功能或为了使驱动用线圈 与线圈卷绕用突部可靠地粘接,一般会在驱动用线圈上实施钎焊。
然而,在通过钎焊使驱动用线圈与线圈卷绕用突部电连接时,实施了钎焊 的部位会隆起,设计空间变窄。即,若实施了钎焊的部位隆起,则不得不确保 与相对零件之间的间隔,设计空间变窄。此外,若欲充分确保与相对零件之间 的间隔,则装置自身的厚度、大小会增大,存在无法满足近年来对装置小型化 的要求的问题。
另一方面,装设在带摄像头手机和数码相机等上的摄像头具有驱动透镜沿 光轴方向变位的透镜驱动机构。这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支撑体、具有透镜的 移动体、以及支撑移动体以使其可沿光轴方向移动的弹簧部件,弹簧部件包括: 固定在支撑体侧的支撑体侧固定部、固定在移动体侧的移动体侧固定部、以及 将支撑体侧固定部与移动体侧固定部连结的多个板簧状臂部(参照日本专利特 开2006-201525号公报)。
在此,弹簧部件一般通过采用基于光刻技术的蚀刻加工对薄板切割来进行 制造。
在这种透镜驱动装置中,利用在支撑体侧与移动体侧之间构成的磁力驱动 机构沿光轴方向驱动移动体,并利用弹簧部件来限制其移动,确定移动体的停 止位置。因此,要求弹簧部件的臂部的弹簧常数具有高精度,若采用以往的制 造方法,则存在无法获得该高精度的弹簧常数的问题。不只是透镜驱动装置所 使用的弹簧部件,可以说利用弹簧部件来限制移动体位置的设备等所使用的弹 簧部件全部都存在这种问题。但是,特别是对于透镜驱动装置而言,随着装置 的小型化和薄型化,对弹簧部件薄型化和使臂部变窄的要求很严格,因此,弹 簧常数的控制相应地在不断变难。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第1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设计空间因实 施了钎焊的部位的焊锡厚度而变窄、进而促进装置薄型化的透镜驱动装置。
本发明第2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板簧状臂部的弹簧常数的精度 被提高的弹簧部件的透镜驱动装置、该弹簧部件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下面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1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包括:保持透镜并可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移 动体、借助弹簧部件来支撑所述移动体的支撑体、以及具有保持在所述移动体 上的线圈并沿光轴方向驱动所述移动体的磁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簧部件具有被电气性分割的多片弹簧片,在所述弹簧片上形成有电连接所述线 圈的卷绕起始部和卷绕结束部中的任一个的线圈连接部,该线圈连接部可折 弯,在所述移动体上设置有收纳被折弯的所述线圈连接部的收纳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6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