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文处理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7337.6 | 申请日: | 200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9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龙昊;张海燕;曾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文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以太网和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是两种常见的包交换 技术,以太网技术通常用于局域网,而MPLS技术通常用于核心网络,基于MPLS技术的网 络能够快速地转发业务报文并能很好的支持企业虚拟专用网络(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目前基于MPLS技术正在向传送网的方向演进。由于环网拓扑特别适合于快速业 务保护倒换,因此目前的传送网通常采用环型拓扑结构,采用MPLS技术的传送网,由于光 纤铺设的原因,也会承载在环形物理拓扑上。
在MPLS网络中,相邻节点之间的连接通常是双向的连接,可以为物理的链路,也可以 为逻辑上的连接;网络中的节点上通常存在很多业务流,业务报文在传输时,需要根据报文 的路由信息建立标签交换路径(LSP,Label Switching Path,)的标签转发表,并保存在节点 上,节点根据标签转发表建立对应的LSP对报文进行转发。
为保证报文的正常转发,还需要提供相应的保护机制,目前的MPLS环网保护的方案中 是为每条LSP建立备份的LSP,当工作LSP发生链路故障时,切换到备份的LSP上。现有技 术中的MPLS环网络保护方案基于物理环拓扑,在LSP层进行业务的上下和传输路径的的切 换。在该方案中,为每个被保护的LSP建立一个闭环的备份LSP,当出现链路故障时,在检 测到链路故障的节点上将业务切换到备份LSP,沿着备份LSP转发到另一个故障点后切换回 原LSP再继续传输。
在对现有技术进行研究后,发明人发现:
由于涉及标签交换,网络中的LSP无法共享给多个业务进行使用,造成LSP以及标签资 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和装置,可以提高网络的中传输路径和标签资 源的利用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中传输的业务报文;
获取所述报文中的外层标签和内层标签;
根据所述内层标签查找匹配的节点操作,或根据所述内层标签和外层标签查找匹配的节 点操作;
如果查找到匹配的节点操作,则根据所述节点操作对所述报文进行处理;
如果未查找到匹配的节点操作,则根据所述外层标签对所述报文进行转发;
其中,所述如果查找到匹配的节点操作,则根据所述节点操作对所述报文进行处理,具 体包括:
如果查找到匹配的节点操作为接收报文,则根据所述节点操作接收所述报文;
如果查找到匹配的节点操作为丢弃报文,则根据所述节点操作丢弃所述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中传输的业务报文;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报文中的外层标签和内层标签;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内层标签查找匹配的节点操作,或根据所述内层标签和外层标 签查找匹配的节点操作;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找模块的查找结果,对所述报文进行处理,如果查找到匹配 的节点操作,则根据所述节点操作对所述报文进行处理;如果未查找到匹配的节点操作,则 根据所述外层标签对所述报文进行转发;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查找模块查找到匹配的节点操作为接收报文时, 则根据所述节点操作接收所述报文;当所述查找模块查找到匹配的节点操作为丢弃报文时, 则根据所述节点操作丢弃所述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业务报文的外层标签和内层标签对报文进行处理,实现从同一个传输 路径的不同节点上接收业务,节约了标签资源,提高了网络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报文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报文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7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