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7101.2 | 申请日: | 2008-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付梅红;方婧;黄璐琦;杨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朝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1/60 | 分类号: | C07D311/60;A61K31/352;A61K36/889;A61P9/12;A61P9/10;A61P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脑血管 系统疾病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涉及从棕榈科植物麒麟竭 Daemonorops draco Bl.提取分离的一种黄酮类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以 及该新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制备方法及该新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医药领 域中的用途,尤其是在制备预防与治疗与心脑血管有关的疾病的药物 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果实中的树脂, 其性甘、温,味咸、苦。具有活血化瘀、止血补血的功效,古人对血 竭的效用极为推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活血之圣药”血 竭主产地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我国台湾和广东有栽培。血 竭主产地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我国台湾和广东有栽培。国 外关于血竭化学成分的研究并不是很多,血竭树脂中主含血竭素 (Dracorhodin)、血竭红素(Dracorubin)、去甲血竭素(Nordracorubin)、 (2S)-5-甲氧基-6-甲基黄烷-7-醇[(2S) -5-methoxy-6-methylflavan-7-ol]、苯甲酸等。而国内有关血竭化学研 究文献基本没有,较多的研究是血竭的替代品龙血竭的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活性较强的化合物,黄酮类 化合物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项强、头晕、耳鸣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尤以缓解头痛、项强为显著。葛根素对正常和高血压动物都有一定的 降压作用,静注葛根素能使正常麻醉犬的血压短暂而明显地降低,也 能显著降低清醒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
黄酮类化合物对凝血因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表现出较好的 抗凝血作用。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不同程度地抑 制二磷酸腺苷诱导的大鼠血小板凝集,对5-羟色胺和ADP联合诱导 的家兔和绵羊血小板凝集也有同样的抑制作用。黄酮类化合物还可降 低血管内皮细胞羟脯酸代谢,使内壁的胶原或胶原纤维含量相对减少, 利于防止血小板粘附凝集和血栓形成,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大 豆异黄酮能抑制凝血酶和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高浓度 抑制血管渗透性因子诱导的冠状动脉舒张。
静注黄酮类化合物于麻醉犬后,全部动物的脑血流量增加且血管 阻力相应降低,还能使乙酸胆碱引起的脑内动脉扩张和去甲肾上腺素 引起的收缩减弱,使处于异常状态下的血管功能恢复正常水平。还可 改善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微循环障碍,使毛细血管前小动脉管径 增加,流速加快。
对血竭及其提取物进行了大量药理研究,主要技术治疗如下:
1、活血化瘀作用
血竭总黄酮0.1mg/ml对体外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及PAF 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一定抑制作用(P<0.05)。血竭总黄酮160, 80mg/kg连续ig2周,明显抑制大鼠实验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湿重, 干重与模型组动物比较明显降低(P<0.01),且有一定量效关系。血竭总 黄酮200,100mg/kg连续ig10日,可明显减少结扎冠状动脉致大鼠急 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梗死面积,并降低心肌缺血致肢体导联心电图J 点升高。PGI2具有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TXA2则相反。 血竭组分B具有提高6-Kele-PGI2水平降低TXB2水平的选择性倾向。
2、止血作用
血竭1.72,3.44g/kg连续ig给药10日,能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 (P<0.01)。广西血竭可缩短小鼠凝血时间,促进家兔血液钙浓度的恢复。
3、镇痛作用
血竭1.72g/kg连续给药5日,能显著抑制冰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 反应(P<0.01)。对大鼠DRG细胞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电导,给予0.05% 血竭后的通道电导与给药前的通道电导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云南血竭 可显著抑制背根神经节细胞的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电流,据此推断血竭 对初级神经元细胞膜钠通道的阻断作用是其镇痛机制之一。
4、解痉
广西血竭1.8g/kg能显著拮抗己烯雌酚所致大鼠在位子宫平滑肌的 收缩。
5、抗炎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朝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朝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7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五仁露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功能性啤酒饮料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