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运行承重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9455.2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8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毕可国;慈惟红;吴天亭;陈月明;窦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B61F9/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运行 承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轨道循环运行载重车,具体地说是一种在平底环形轨道上运行的承重车。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在生产作业中,经常出现载重小车沿着环形轨道循环运行,来运输物料的情况。该运动现在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轨道在上方的悬挂式、由一系列辊子组成的滚道式和由轨道和载重车组成的轨道车式。三种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并且各有优缺点。在曲轴的检验包装工序使用的是第三种型式即轨道车式。其原理是载重车下面有三个V型轮子,分别沿着三条环形轨道运行,以实现载重车的环形运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在弯道处轮子脱轨和运动不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整、组装方便,能够在环形轨道上流畅运行,并且不会脱轨的轨道运行承重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运行承重车,其包括环形轨道和载重小车,其特征在于:环形轨道为平底,轨道两侧设有挡边,载重小车托板上面通过转轴套安装载重机构,托板下面通过支架轴套和轮支架安装有行走轮和导向轮,行走轮通过轮轴固定在轮支架上,行走轮绕轮轴转动并绕轮支架的转轴摆动,轮支架在支架轴套内转动;可转动的导向轮安装在支架轴套上,与轨道的挡边接触。控制载重小车的运动方向,使其沿着轨道的方向运动。
本发明所说的行走轮通过轮轴、深沟球轴承、定位套、圆螺母安装在轮支架上。
本发明所说的轮支架和支架轴套采用间隙配合,轮支架的转动范围,通过固定在轮支架上的限位销和支架轴套端部的凹槽,控制在小于90度的范围内。
本发明所说导向轮通过轴用挡圈安装在支架轴套上
本发明由于在环形轨道安装设有行走轮和导向轮的载重小车,对照现有技术,本发明结构合理,制造简单,调整、组装方便,能够在环形轨道上流畅运行,并且不会脱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载重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K向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中1.行走轮,2.轮轴,3.轮支架,4.轴用挡圈,5.导向轮,6.支架轴套,7.螺栓,8.托板,9.转轴套,10.托臂,11.挡圈,12.转轴,13.托轮架,14.托轮,15.螺母板,16.大推力轴承,17.轴用弹性挡圈,18.圆螺母,19.深沟球轴承,20.定位套,21.轴用弹性挡圈,22.小推力轴承,23.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运行承重车,由环形轨道和载重小车两部分组成。环形轨道为平底,轨道两侧设有挡边。
如图2、图4所示,载重小车设有托板8,载重小车托板8上面通过转轴套9安装载重机构,载重机构包括转轴套9、托臂10、挡圈11、转轴12、托轮架13、托轮14、螺母板15、大推力轴承16、轴用弹性挡圈17。待检验的曲轴,支架在托轮14上,在绕自身轴线旋转地同时,随托轮架13、托臂10、转轴12等一起绕转轴套9的轴线旋转。曲轴等加载在转轴12上的质量,则通过挡圈11、大推力轴承16、转轴套9支撑在托板8上。转轴12与转轴套9之间采用动配合,以便于转轴12的转动和防止其摆动。上述载重机构与已有技术基本相同,不在详述。
从图2、图3、图4、图5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托板8下面安装有行走和导向机构。所说的托板8下面通过支架轴套6和轮支架3安装有行走轮1和导向轮5,支架轴套6通过螺栓7固定在托板8上。行走轮1通过轮轴2固定在轮支架3上。具体是行走轮1使用轮轴2、深沟球轴承19、定位套20、圆螺母18、轴用弹性挡圈21安装在轮支架3上。行走轮1与轮轴2之间安装有深沟球轴承19和轴用弹性挡圈21。如图5所示。行走轮1绕轮轴2转动并绕轮支架3的转轴摆动,轮支架3在支架轴套6内转动。为了使行走轮1能够在环形轨道上顺利行走,轮支架3和支架轴套6的配合采用间隙配合。轮支架3的转动范围,通过固定在轮支架3上的限位销23和支架轴套6端部的凹槽,控制在小于90度的范围内。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94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