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韧耐磨磁性聚甲醛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58155.2 | 申请日: | 200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4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莉;李荣勋;李超芹;李伟;孙玉城;李少香;刘光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59/02 | 分类号: | C08L59/02;C08K13/02;C08K3/08;B29B9/12;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磁性 甲醛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韧耐磨磁性聚甲醛复合材料,属聚合物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自从1959年美国Du Pont公司开发并成功工业化以来,聚甲醛以其优异的性能迅速发展成 为五大工程塑料之一。聚甲醛主链为(-CH2O-)n,分子链几乎没有分支,碳原子上只带氢原子, 结构规整性高,碳氧键键能高,内聚能密度高,聚集紧密,结晶度较高。具有优异的强度和 刚性,良好的耐腐蚀、耐磨、自润滑和抗蠕变性能,突出的耐疲劳性能,是工程塑料中机械 性能最接近金属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纺织配件、电子电器工业、精密机械、五金建材 等领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冲击韧性低、缺口敏感性大、耐热性差、摩擦系数较高 等。这些缺点极大地限制了聚甲醛在各个领域中应用范围的扩大。03151026.4、00410040158.8 和200310104023.9公开了聚甲醛中添加聚氨酯或聚酯弹性体制备了高耐磨增韧聚甲醛工程塑 料合金,可用于高速、高压、高热条件下动力传动传导零部件。200610022223.3在聚甲醛中 加入聚氧化乙烯制备了高韧性、耐磨自润滑聚甲醛材料。200610022223.3和200310104042.1 采用聚甲醛树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低分子量聚乙烯、脂肪酸类表面活性剂和聚甲醛 热稳定剂为原料,制备了高耐磨自润滑性聚甲醛树脂。以上专利都是通过在聚甲醛中添加弹 性体来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但以牺牲了复合材料的刚性为代价。200510020429.8公开 了采用弹性体和无机超细粉体如碳酸钙、滑石粉、二氧化硅等中的一种组成复合粉体增韧聚 甲醛,200510095640.6公开了用含超细氧化物(如: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等)经接枝后改性 聚甲醛,提高聚甲醛的力学、热学和摩擦性能,但工序复杂,需接枝、离心、洗涤、干燥制 的接枝混合物,此法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兼具优异抗静电性能、 抗冲击性能和同时具有导热和弱磁性的复合多功能材料,且工艺简单易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增韧耐磨磁性聚甲醛复合材料,其特 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含量(重量份):
聚甲醛 50-85
磁性粉体 3-40
润滑剂 0.1-2
稳定剂 0.1-1
偶联剂 0.001-1
所述的磁性粉体为微米或纳米级铁粉。
所述的润滑剂为石蜡、硅油、硬脂酸类化合物。
所述稳定剂为三聚氰胺或双氰胺与氧化钠、氧化镁、氢氧化镁中任一种并用。
所述的偶联剂为钛酸酯类偶联剂。
增韧耐磨磁性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磁性粉体与偶联剂用高 速混料机混合均匀,再与聚甲醛、润滑剂、稳定剂混合均匀后,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冷 却、干燥、切粒,得到产品。
与现有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选择多功能的磁性粉体,得到具有抗静电性、冲击强 度和一定磁电性能的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3:
以聚甲醛为基料,其各组合物的组分含量(重量份)列于表1中。
(1)首先将磁性粉体与偶联剂加入用高速混料机中,混合10-15分钟;再将其与聚甲醛、 润滑剂、稳定剂在高速混料机中混合10-15分钟,转速800rpm。
(2)将(1)所得混合物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混炼、挤出、冷却、干燥、切粒和包装, 得到产品。螺杆的各段温度为170—190℃,螺杆转速为120rpm;再将粒料放入烘箱中(80℃) 干燥3小时。最后将干燥好的粒料倒入注塑机注射成型,制得标准试样,注射温度为 170-195℃,制成标准样条供性能测试,分别测试试样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冲击性能,均 按照国标进行测试。
表1 增韧耐磨磁性聚甲醛复合材料的组分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81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