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阴极电致变色薄膜和电致变色玻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53126.7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2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季惠明;周玉贵;丁磊;唐馥涵;徐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7/22 | 分类号: | C03C17/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丽 |
地址: | 300072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变色 薄膜 玻璃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阴极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以H2WO4粉末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络合-聚合液相化学法制备出溶胶,然后使用浸渍涂覆工艺或旋转涂覆工艺在ITO玻璃基片上获得溶胶薄膜,经干燥聚合获得凝胶膜,再在200-250℃低温热处理获得阴极电致变色薄膜,成为电致变色玻璃的阴极电致变色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的柠檬酸络合-聚合液相化学法制备出溶胶的方法是步骤如下:
(1)将H2WO4粉末原料置于容器内,加入30%H2O2和去离子水各50%的混合溶液来溶解H2WO4,将容器置于超声分散器中,超声震荡溶液1h,得到蛋黄色的浓度为0.2-0.5mol/L的H2WO4溶液;
(2)在可进行回流的容器中,配制柠檬酸+氨水混合溶液,将柠檬酸置入该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形成1.0mol/L浓度的柠檬酸水溶液,缓慢加入浓氨水溶液,直至出现微不溶物,再加入去离子水,使该溶液浓度控制在0.2-0.5mol/L;提高回流容器温度,控制在40-60℃,并不断搅拌形成均匀的柠檬酸+氨水混合溶液;
(3)在回流容器中缓慢加入第一步制备好H2WO4溶液,在60℃-80℃温度且搅拌条件下溶液回流6-8h,形成络合稳定的H2WO4溶胶;
(4)在形成的溶胶中加入总体积3-8%的异丙醇对已制备好的H2WO4溶胶进行润湿性调节,使其达到与沉积的ITO玻璃表面具有较好润湿性能,同时通过异丙醇与柠檬酸进一步的酯化络合反应,最终得到溶胶浓度为0.2-0.4mol/L的H2WO4的溶胶;
(5)将制备好的溶胶薄膜先在30℃-40℃下,30%-40%相对湿度下恒温恒湿聚合10-16小时完成薄膜由溶胶到凝胶的转变,形成湿凝胶膜;然后将此凝胶膜于90-120℃温度在烘箱中烘烤2-4h,以去除其中水分和部分有机溶剂,形成干凝胶膜;
(6)重复上述(5)的方法,达到所需要的薄膜厚度;
(7)将干燥后的薄膜以3-5℃/min的速度升温至200℃-250℃,保温120分钟,去除其中部分有机络合物和其它挥发性物质,形成非晶态组成的电致变色薄膜。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电致变色薄膜制备方法制备电致变色玻璃的方法,其特征是将阴极电致变色薄膜做为阴极,以掺入1%ZrO2纳米粉的LiCiO4-PC-PMMA凝胶聚合物为离 子导电层,以覆TiO2薄膜的ITO玻璃为离子存储层做阳极,依次叠加复合在一起,并通过环氧树脂进行边缘包封,组装为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31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除晶片上的颗粒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晶圆测试控片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