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接口的模块化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7562.3 | 申请日: | 200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2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宏;张文辉;许金汉;林宪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8 | 分类号: | H01R13/518;H01R27/02;H05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月玲;武玉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接口 模块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接口的模块化结构,其为一种可供使用者自行选择适当的连接端口件来设置于电脑主机的结构。
背景技术
自电脑问世以来,初期着重处理单元数据运算的速度及稳定性,在伴随半导体制程及其它相关周边技术的高度发展,电脑与其它电子装置之间已然可直接进行数据传输,而所谓连接端口即为两者之间的连接接口,其可借由插头/插座的形式来插接信号或电源传输线,以进行预期信号或电源的传输操作。
连接端口已广泛地应用于电脑主机上,市面上常见的规格为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及e-SATA(External SATA)等接口,除了可连接鼠标、键盘等周边硬件之外,亦可连接外接式硬盘等储存媒体以进行数据传输操作。
然而,市面上一般将各种不同种类规格的连接端口共同一体成型于电脑主机上,然而实际上使用者却不一定需要使用到所有的连接端口,因此,此一作法并不能直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且具有缺乏弹性之嫌,而那些闲置不用的连接端口亦造成资源的浪费及成本的增加,从而降低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因此,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且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关经验,悉心观察且研究,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连接接口的模块化结构,借由抽取的方式来抽换及搭配各种规格的连接端口件,以符合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可避免产生多余闲置的连接端口件,有效解决资源浪费及成本增加的问题,从而提升产品在市面上的获利能力。
依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连接接口的模块化结构,其设置于电脑主机而与主机板作电性连接,且显露于电脑主机的前端面,包括:多个连接端口件,该等连接端口件为个别独立地分离设置,该等连接端口件各具有至少一滑槽;至少一填充件,其体积与该连接端 口件的体积相等;以及一插接壳体,其具有一插槽,该插槽的体积恰为该连接端口件及该填充件的体积的整数倍,该插接壳体对应该等连接端口件而设置有多个滑轨,该等连接端口件的滑槽个别地配合设置于该等滑轨,该等连接端口件及该填充件共同排列且恰填满地插设于该插槽内。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该等连接端口件个别独立地分离设置,且适当地插设于该插接壳体的插槽内,如此,可借由抽取的方式来抽换及搭配各种规格的连接端口件,以符合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可避免产生多余闲置的连接端口件,有效解决资源浪费及成本增加的问题,从而提升产品在市面上的获利能力。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为达到既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及技术效果,请参阅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接口的模块化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接口的模块化结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该等连接端口件排列插设于插槽内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该等连接端口件及该填充件共同排列插设于插槽内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该等连接端口件及该复合连接端口件共同排列插设于插槽内的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连接接口的模块化结构设置于电脑主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连接接口的模块化结构设置于电脑主机的组合示意图。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端口件
11插座
12滑槽
2插接壳体
21插槽
22滑轨
23电路板
3 填充件
4 复合连接端口件
41插座
42开关
5 框盖
6 电脑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规则基坑支护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茶多酚/壳聚糖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