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数字接口收发机与高速数字接口装置的双向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7386.3 | 申请日: | 200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9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谢坤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L29/02;H04N5/7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葛强;张一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数字 接口 收发 装置 双向通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数字接口(high-speed digital interface,HSDI)架构,尤其是 关于双向高速数字接口收发机与在高速数字接口架构上提供双向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数字接口架构是一种可以传送未压缩数据流的数字影音接口,例如高 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高速数字接口 与数字权限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技术兼容,并且提供了在任何兼容数 字影音来源装置(例如机顶盒、DVD录放机、个人计算机等)和兼容数字影音终 端装置(例如数字电视)之间的接口,因而成了传统模拟规范(如SCART或RCA 接头)的现代化替代品。
一般来说,用来传送高速数字接口来源装置与高速数字接口终端装置间最 小化传输差分信号(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TMDS)的通道是 单向的,仅可从来源装置传送至终端装置,因此,高速数字接口规范(例如高 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规范)的应用便受到限制而不具弹性。举例来说,DVD录放 机无法在录制电视节目时通过数字电视来接收电视信号,因为DVD录放机是来 源装置而数字电视则是终端装置。DVD录放机一定要加装调谐器(tuner)来处 理电视信号,而不能利用数字电视内部的调谐器。现有技术中高速数字接口装 置自身不灵活的操作特性使得DVD录放机的制造成本增加,例如调谐器的制造 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有关高速数字接口规范的应用受到来源装置与终端装 置本身硬件条件限制而导致的不便于灵活运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 速数字接口收发机与高速数字接口装置的双向通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一种高速数字收发机。所述高速数字接口收发机包含发 射器、接收器、第一复用器与控制器。第一复用器,用以选择性地耦接发射器 或接收器,其中当第一复用器耦接发射器时,高速数字接口收发机成为来源装 置,而当第一复用器耦接接收器时,高速数字接口收发机则成为终端装置;以 及控制器,耦接第一复用器,用以控制第一复用器的切换操作。其中高速数字 接口收发机是作为双向通信装置以支持来源装置与终端装置的功能,而高速数 字接口收发机在产生第一控制切换指令前是被预设为来源装置或终端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一种高速数字接口装置的双向通信方法。双向通信方法 包含:利用高速数字接口收发机进行传送与接收;以及将高速数字接口收发机的 接口耦接高速数字接口收发机的发射器或接收器以传送或接收,其中若接口耦 接发射器,则高速数字接口收发机为来源装置,若接口耦接接收器,则高速数 字接口收发机为终端装置。其中高速数字接口收发机为双向通信装置用以支持 来源装置与终端装置的功能,而高速数字接口收发机在接收或产生控制切换指 令前是预设为来源装置或终端装置。
通过实施本发明揭露的高速数字接口收发机与高速数字接口装置的双向通 信方法,能够实现加强高速数字接口装置应用的使用性能与兼容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双向通信功能的高速数字接口收发机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双向高速数字接口架构图。
图3是显示实现图2所示双向高速数字接口架构的流程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双向高速数字接口架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双向通信功能的高速数字接口收发机连接至 高速数字接口终端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具有双向通信功能的高速数字接口收发机 连接至高速数字接口来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技术 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元件。 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 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所提及的 「包含」是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 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方式。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 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 置或连接方式间接地电气连接至第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源路由探测的端到端服务质量
- 下一篇:复合金属部件的生产、成型和粘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