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镜片模内成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7181.5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3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陶永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永才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53/04;B29C45/14;G02B1/10;G02B3/00;B29L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16浙江省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片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片。
背景技术
一般镜片为无色透明的,常用的有色镜片或者在原材料中添加染料、或者成型后表面着色而形成色彩镜片。对于第一种技术而言,缺陷在于只能通过染料来改变光透过率,无法实现以下功能:消除漫反射光、自动依据入射光的强弱改变光透过率、3D动画效果、通过精密印刷形成的效果。一些功能虽然通过表面处理形成后也容易被磨损、脱落以及褪色等,显然对工艺要求很高。而通过本工艺很容易实现上述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镜片,可以根据功能进行选择制造不同类型的镜片,扩大镜片应用范围和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镜片模内成型工艺,把待用的功能性薄膜加热,弯成产品镜片所需要的弯度待用;把弯好的功能性薄膜放入产品镜片的磨具型腔,并贴紧型腔的下模腔;向模具型腔注入镜片材料,然后冷却、脱模,经过加工后形成产品。
其中,所述的功能性薄膜,采用三层结构,其中中间层为功能性膜层,两侧为光学膜层;所述功能性膜层采用偏光片、偏光膜、光致变色薄膜、3D动画效果薄膜或图案色彩薄膜;所述光学膜层,采用透明的光学级塑料片材或薄膜;功能性膜层与两侧光学膜层粘接而成。
一种采用镜片模内成型工艺所生产的镜片,包括镜片层和功能性膜,功能性膜外接于镜片层的外侧。
经过上述工艺所生产出来的镜片产品,扩大镜片应用范围和效果,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所生产出来的偏振光镜片,与同类偏振光镜片比,镜片厚度可通过调节模具型腔间隙来调节,弯度通过更换模芯弯度准确复制;颜色可通过注入原料添加染料或成型后表面染色来实现,而光学中心与几何中心通过模芯预制准确复制。
光致变色染料或不耐温度和需要特殊处理的材料通过本工艺预制成片材,使用时不影响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所述的功能性薄膜结构图;
图2是产品镜片的结构图。
图中:
1、功能性膜层;
2、光学膜层;
3、功能性膜;
4、镜片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镜片模内成型工艺,把待用的功能性薄膜3加热,弯成产品镜片所需要的弯度待用;把弯好的功能性薄膜3放入产品镜片的模具型腔,并贴紧型腔的下模腔;向模具型腔注入镜片材料,然后冷却、脱模,经过加工后形成产品。
如图1所示,所述的功能性薄膜3,采用三层结构,其中中间层为功能性膜层1,两侧为光学膜层2;所述功能性膜层1采用偏光片、偏光膜、光致变色薄膜、3D动画效果薄膜或图案色彩薄膜;所述光学膜层2,采用透明的光学级塑料片材或薄膜;功能性膜层1与两侧光学膜层2粘接而成。
如图2所示,采用镜片模内成型工艺所生产的镜片,包括镜片层4和功能性膜3,功能性膜3外接于镜片层4的外侧。
具体而言,先将与制造镜片材料能相溶的透明塑料片材或薄膜,如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聚碳酸脂(PC)、透明尼龙(PA)、PVC、TAC、CAB、PET等材料制成两薄膜或片材中间复合上偏振光膜或片,光致变色的树脂成膜材料,3D动画效果薄膜,油墨或涂料印刷其他图案和色彩的膜等材料制成待用功能性片材。再将待用的片材经裁切,热弯成镜片所需的弯度,放入注塑或模压等成型模具的型腔内,合模注入镜片所需的热塑型塑料如:PMMA、PC、PA、PVC、TAC、PET等利用模具预先制作型腔形状可制成无焦或有焦的镜片。如需具备颜色可在所注入的原材料中添加染料或于成型后表面染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永才,未经陶永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1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