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防水装饰灯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7150.X | 申请日: | 200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5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邵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炽良 |
主分类号: | F21V31/00 | 分类号: | F21V31/00;F21V23/06;F21W1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柳爱国 |
地址: | 523536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防水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装饰灯,尤其是发光二极管LED防水装饰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装饰灯通常包括灯罩、发光二极管、导线和灯座。
对于这种装饰灯,一种公知结构为一体注塑成型,即:将发光二极管置于灯罩内,发光二极管的两个灯脚通过导线引出灯罩外,再对灯罩底部和导线与灯脚连接处进行注塑料,从而形成将灯罩底部和两根引出导线包覆于其内的成型灯座,这样可以起防水作用。对于这种结构的装饰灯座,需要将置有发光二极管的灯罩底部送至注塑机中进行加温注塑,加工不方便,加温时容易破坏LED。
另一种公知结构为装配式结构,即:利用软芯装上LED,插入在装有端子和导线的软头上,从而形成一个装配式的灯座,这样加工比较方便。对于这种结构的装饰灯座,在软头与软芯结合处以及软头与导线结合存在空隙,无法防水,造成LED脚与端子氧化而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防水的组合式装饰灯。
上述目的通过这样一种装饰灯实现,其包括:灯罩;发光体;与发光体连接的导线;其特征在于,该装饰灯还包括:线卡,该线卡的一端部分设置在导线之间以将导线间隔开;带有开口内部空间的外壳,线卡设置在该内部空间内,导线从内部空间的一个开口端伸出以便与外部电源连接;其中线卡的所述一端部分与外壳的界定所述内部空间的内壁一起紧迫并固定导线,并且灯罩和外壳分别具有形成密封接合的配合结构。
上述目的也可以通过这样一种装饰灯实现,其包括:具有通孔的卡扣;发光体,发光体的底部设置在通孔中,除底部之外的主体伸出到卡扣外面;与发光体连接的导线;其特征在于,该装饰灯还包括:线卡,该线卡的一端部分设置在导线之间以将导线间隔开;带有开口内部空间以便于线卡和导线通过的外壳,线卡设置在该内部空间内,导线从内部空间的一端伸出以便与外部电源连接;其中,线卡的所述一端部分与外壳的界定所述内部空间的内壁一起紧迫并固定导线,并且卡扣和外壳分别具有形成密封接合的配合结构;其中,发光体的底部的尺寸等于或大于卡扣通孔的尺寸,从而与所述通孔形成紧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后,灯罩与外壳紧迫,线卡槽分别与外壳内孔将导线紧迫。防止雨水进入,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装饰灯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图1的装饰灯的组装透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装饰灯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图3的装饰灯的组装透视图;和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装饰灯的外壳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下面的附图中,相同的功能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现在参考图1和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和2中示出的装饰灯总体用10表示。如图1所示,装饰灯10包括:灯罩1,该灯罩具有罩部和颈部;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体2,发光体2具有用于实施电连接的管脚2a;线卡3;外壳5和导线6。
发光体2的管脚2a与导线6连接,从而将外部电源的电力接通到发光体2。发光体2与导线6之间的连接部分卡在线卡3上。具体地,线卡3具有例如圆形的平台3a(当然也可以使其它形状的)、从平台中心在垂直于平台的方向上延伸的支撑部3b以及从平台中心在垂直于平台的另一方向(与支撑部3b相反的方向)延伸的分隔部3c。平台3a在横向于支撑部/分隔部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开有贯穿其整个厚度的槽,该槽允许发光体2与导线6之间的连接部分穿过并卡在其中。优选地,该槽一直开到平台3a的外周边,这样有利于上述连接部分的卡合。例如,当管脚和导线都为两个、平台为圆形(即圆台)时,一对径向槽从支撑部/分隔部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开到平台周边。当然,管脚、导线以及径向槽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可以根据应用需要适当设置。优选地,支撑部也开有与上述径向槽相同的细槽,从而可以将管脚容纳在支撑部的细槽部分中。
发光体2与导线6之间的连接部分卡在线卡3的槽中,并且线卡3的支撑部3b位于发光体2与平台3a之间且抵靠发光体2的底部形成支撑。线卡3的分隔部3c位于导线之间。
导线6与发光体2连接后穿过外壳5,并与线卡3卡装之后,导线6以及线卡3。外壳5的内壁之间的空间以及线卡3的分隔部3b设置成使得当导线6以及线卡3进入外壳后,外壳5的内壁与分隔部3b一起紧迫并固定导线6。例如,当外壳5为大体圆筒形时,通过在直径方向上挤压外壳5的下端从而缩小外壳下端的内部空间,使之与分隔部配合来紧迫并固定导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炽良,未经邵炽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